第四百零五章 场刊出炉,关门放赛博妲己(二合一为伊一伊可大佬加更)

    第四百零五章 场刊出炉,关门放赛博妲己(二合一为伊一伊可大佬加更) (第3/3页)

勘景过后的预算书,等待由院方和中国问界、韩国希杰、日苯东宝三家大金主的认投。

    不过话说回来,郭帆也挺好奇只比他小一岁的路首富,当年是怎么积累到《爆裂鼓手》的拍摄资金的?

    只是跟谁都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在陆洋和郭帆心里,现在这位德国电影局局长放下身段,主动来送钱,显然是看在路老板的面子上。

    如果有合适的片子可以放在德国拍,相信会是个绝佳的选择。

    只要有大制片人领头立项,拿完片担保解决部分资金,再来德国用低息贷款,结合返点和地方政府退税,未必不能做到当初《异域》那样的大杠杆。

    特别是国内外的问界连年扩张,如果能有一泓活水来解解渴,当真是舒服得紧。

    两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导演暗暗思忖,没想到大老板上来就打了他们的脸:“谢谢,丁格尔局长,不过我们不太能用得到。”

    丁格尔愣了一下,科斯利克也愣了一下。

    还有人送上门的钱不要的?

    这样的人不存在,更不会是路老板。

    如果刘伊妃现在明眸善睐地坐在边上,第一时间就知道不是他不要。

    是想要得更多。

    丁格尔讪讪:“路,是不是我解释得不够清楚,我们的条件在慕尼黑这些退税高的地区,可以比得上新西兰和加拿大了。”

    “丁格尔先生,你们忽略了一件事情。”

    “什么?”

    路老板微笑道:“金融危机。”

    “按照你们的申报要求,拍摄资金的支付和返利、退税都是用固定货币类型来结算。”

    “去年1欧元大概兑换1.32美元,到今年这个数字是1.48左右。”

    “我们剧组来了德国,按照你们的投资约定要兑换成欧元,美元持续贬值的预期非常强,这不是一笔好生意,丁格尔先生。”

    “如果你们只是提供这样的条件的话,对于规模较大的剧组,在加拿大和新西兰会比德国条件更好些。”

    郭帆和陆洋在一边听得惊疑不定,他们从没执掌过一个剧组,特别是跨国剧组,目前的视野还没有覆盖得这么广,考虑问题自然也没那么周全。

    事实上,2008年初,次贷危机的发展还没有进入白热化阶段。

    3月份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崩盘,美联储紧急提供贷款驰援,这是吹向“战斗号角”的开始。

    等到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因次贷违约率飙升濒临破产,随后被美国政府接管,才正式拉开了大戏的序幕。

    特别对于现在商务会议室里的其他几人,对形势还难有清晰的估计。

    丁格尔沉吟了几秒,试着同他谈些条件:“路,关于这笔费用的申报和支付形式,是电影局和国家财政拨款单位的要求,我们无从更改。”

    “哎呀!那就真的没办法了。”路宽一脸惋惜,侧头示意了一下身边带来长见识的两个小弟。

    “实不相瞒,这两个青年导演,都是我们泛亚电影学院明年的毕业生。”

    “学院在2005年戛纳影展宣告成立,吸引了全球电影导演的关注,当时我们的承诺就是会提供拍长片的机会。”

    路老板突然点了赛博妲己的名:“郭帆,给你的《流浪地球》剧本带来没有?”

    陆洋惊疑不定地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室友!

    死鬼,什么时候的事!

    人精郭帆罕见地懵逼了,当着人家德国联邦电影局副局长和柏林影展主席的面,路老板你这是将我的军啊!

    《流浪地球》他知道,作为科幻爱好者也不可能不知道。

    但这和剧本有什么关系?又跟他郭帆有什么关系?

    “害!你看我,忘了带来了。”电光火石之间闻到什么味儿的赛博妲己,反应迅捷:“剧本还剩一点细节没有打磨好,昨晚还跟大刘打了半宿的电话呢!”

    “哦,那算了。”路老板转头冲丁格尔道:“我们东亚三国最大的三家电影公司,都非常看好这个剧本,是一部科幻片。”

    “目前预计的投资在7000万美元左右,我亲自做制片人,这位郭帆导演执掌导筒。”

    “郭帆,你给两位德国的朋友介绍一下我们的项目吧。”

    陆洋这一瞬间看郭帆的眼神更复杂了!

    不过赛博妲己这会儿没空搭理他,他科幻文看得多,现在正怀疑自己在平行世界。

    譬如东野圭吾的《平行世界的爱情故事》、刘慈心的《镜子》里的场景。

    路老板,你好能吹牛逼啊!

    《流浪地球》剧本是不存在的,7000万美元数字是瞎掰的,自己“出道”至今就特么拍过一个广告片,叫我去拍这么大制作的科幻?

    不说赛博妲己,就算是赛博妲己吧,他也不敢做这种梦啊?

    只不过这种美梦他自己不敢做,现在有人拿和善淡然的眼神逼着他做。

    郭帆眨眨眼,看着面前上下打量他的丁格尔和科斯利克,微笑颔首:“说实话,从2000年这个故事在《科幻世界》刊载,我已经为此准备很久了。”

    一句话的开场,叫路老板微微往后靠了靠椅子,神态自若地听他继续做梦。

    不错,发挥稳定,可堪大用。

    “这是这样一个故事。”科幻迷小郭心电急转,正在接受大老板给他的附加题。

    过了这一关,就真的让你拍又如何?

    “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即将吞噬地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准备建造万座行星发动机,来推动。。。”

    赛博妲己言简意赅地阐述完剧情梗概和主要剧情冲突,又想起在学院路老板授课时讲的怎么应付投资人的精品课程。

    “我们准备以硬核科幻和东方情感为载体,以国际水准的视效呈现行星发动机、地下城等宏大场景,同时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突出对故土与集体的独特情感,区别于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叙事。”

    “中日韩三国和好莱坞巨星的加盟,科幻和灾难片的流行元素,都是我们这部作品的主要卖点。”

    “好了!”路老板大手一挥,神色不虞:“说这么多干嘛?丁格尔局长和科斯利克主席哪有功夫听你唠叨这些?”

    丁格尔面色讪讪:“路,这个项目听起来。。。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路老板摆摆手:“哎呀,也就那么回事吧!”

    “现在全球电影市场,中日韩都排在前八位,加上我们在好莱坞的米拉麦克斯和迪士尼等拼盘伙伴,也就那么回事吧!”

    科斯利克事不关己不再作声,丁格尔当局者迷,但又不得不迷。

    因为金融危机下,DFFF的吸引力大大下降,长此以往这个基金形容虚设,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德国官员也是官员,也需要政绩,需要权力。

    刚刚路老板聊的这个项目,投资额7000万美元普普通通,但东亚三国最大的电影公司联合投资,还有可能拉上北美的米拉麦克斯、迪士尼。

    别的不讲,这活招牌的作用是够够的啊!

    起码对亚洲市场就是个最大的亚服大喇叭。

    再加上这位路昨晚的《历史的天空》,如果真的能在柏林有些斩获,加上他北平奥运会总导演的身份。。。

    的确是笔好生意。

    丁格尔算是一脚踩进坑里了,不过这坑他踩得心甘情愿、互惠互利。

    “路,不如聊一聊我们有没有其他合作方式吧?也许我、或者科斯利克先生能给你们这部有趣的电影一些帮助?”

    郭帆知道自己的作用发挥完了,无奈地看了一眼陆洋,想着怎么跟老同学解释一下。

    真不是我偷奸耍滑,没听到发令枪就抢跑啊!

    我踏马的就是那个发令枪,就是路老板的枪啊!

    路宽饭前跟王小帅聊过《阿凡达》的预期,特效技术也是他出道以来就自始至终关注的问题。

    每一部电影,《异域》自不必提。

    从《返老还童》的化妆和面容投影、《塘山》的地裂和地震效果、《天空》里的军队战斗和爆炸爆破场面。

    几乎每一次同外国特效公司的合作,就是一次“干中学”的机会,一次技术购买和引进的机会。

    剧组交出去的巨额学费,换来现在补天映画亚洲顶级特效公司的地位。

    但这个亚洲顶级,放在欧美可能连一流的吊车尾都够不上。

    路老板淡定微笑道:“说起来,还真的有件棘手的事情,叫我们有些力有不逮。”

    “两位,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慕尼黑的Scanline VFX(下称VFX)特效公司?”

    总之自己的目的是明牌,他也不跟两个西方人绕圈子,直截了当地解释:“除了这部《流浪地球》,我们还有其他准备在未来几年立项的科幻片。”

    “VFX公司有我们需要的一些技术,不在欧盟同中国技术引进负面清单上的部分,我想请两位帮助斡旋一下。”

    所谓菜吃得好不一定要认得厨师,这家VFX特效公司在业内大名鼎鼎,但行业外人士知晓的不多。

    今年奥斯卡上,VFX会凭借自主研发的流体模拟软件 Flowline获得奥斯卡科技成就奖。

    这个工具能实现大规模水体、烟雾与火焰的物理模拟,算法支持实时交互与复杂场景渲染,明年的震惊世界的灾难片《2012》90%的水灾场景就是它做的。

    其他包括《权力的游戏》中的部分奇幻场景、《钢铁侠》中的能量冲击波,都是这个特效公司承制。

    丁格尔同科斯利克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位中国导演在这里等着他们。

    但双方的筹码摆到台桌上来,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如果DFFF想借着路老板领衔的亚洲电影力量打广告。

    就要在特效技术引进上做妥协。

    何况,人家也明确提出,只需要协助引进不在负面清单上的技术即可。

    丁格尔是个果断的电影官员,他在年中就会就任德国联邦电影局的一把手,当即直接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VFX。

    柏林影展就是个卖片和交易电影相关技术、服务的市场,后者自然也有派驻人员。

    看着路老板对这两位德国电影权力人物的手拿把掐,陆洋和郭帆今天算是被好好上了一课。

    当然,陆洋也被郭帆上了一课。

    这一通勾兑,再出了柏林君悦酒店已经是黄昏,郭帆不由自主地拍起马屁:

    “路导,今天总算是当面见识了风采,真想请你再回学校给我们上上课啊!”

    陆洋咧了咧嘴巴,没办法只能跟着一起A上去,不然显得自己情商多低似的:

    “是啊,做导演没有点儿应变和谈判能力是不行的,这方面我们欠缺地太多了。”

    路老板此刻的心情却谈不上有多开心,VFX的技术也只是一部科幻片、灾难片中的部分而已,想要达到詹姆斯·卡梅隆那样十年磨一剑的杰作。。。

    同志尚需努力,而且是需要所有人、整个行业一起去努力。

    靠他一个人、靠补天映画一家公司去搞技术去积累,这个过程有些漫长。

    郭帆看他脸色没有什么变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路导,刚刚你提到的《流浪地球》。。。”

    路老板打断他:“你们俩是不是明年毕业?”

    郭帆和陆洋心里涌上一丝狂喜和不可置信,异口同声:“是,路导!”

    “刚刚不是骗洋鬼子,确实有这个项目,改编刘慈心的《流浪地球》。”路宽正色道:“你们在北美《钢铁侠》剧组也算待过了,特效片的常规流程也基本掌握。”

    “等柏林这边的事情结束,帮你们联系到另一个剧组去实习吧,好好学。”

    郭帆是走科幻片路子的苗子,陆洋后世以武侠见长,但跟着见识一下没什么坏处。

    不像王小帅这些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第六代,他想让这些朝气蓬勃的新一代好好地被拷打一番。

    认识一下洋鬼子在特效技术行业的“坚船利炮”,再回来奋起直追。

    路老板笑道:“说实话,里头很多东西我也没见过,可能到时候需要你们教我了。”

    两个泛亚电影学院的学生听得一脸懵逼,还有你老大不懂的?

    当然有,而且多得多。

    三人在暮色下走远,路宽的身影被柏林冬日的余晖拉得很长、很高。

    黑色大衣的衣摆随着步伐微微扬起,在身后的郭帆看来,像一面无声的旗帜。

    “路导,什么剧组啊,让你说得这么邪门?”

    “哦,也是一部科幻片,叫《阿凡达》。”

    陆洋完全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消息,郭帆倒是有所耳闻,若有所思地看着面前的“旗帜”。

    柏林仍旧雪落个不停,零下十八度的气温冻僵了从室内才出来的三人。

    但他们谈笑间呼出的白雾,在暮色中交织成朦胧的图腾,赫然便是关于中国科幻的理想。

    也许多年以后功成名就,成为国内科幻片导演翘楚的赛博妲己,想到今天这个柏林的日暮,想到身前这位青年导演的身影,会不由自主地感慨——

    他心中的火种,就是在柏林的风雪中悄然点燃的。

    三人在路口分别,路老板突然后知后觉地一拍脑袋,下午谈得太投入,忘了给苦苦等待自己的小女友去个电话了。

    刘伊妃斜倚在凯宾斯基酒店套房的丝绒扶手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视与听》杂志刚出炉的影评。

    突然有段话叫她看得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