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伊妃:我真成小龙女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伊妃:我真成小龙女了! (第2/3页)
了。
“我叫刘伊妃,你叫我Liu吧!”
这个词对西方各个语系的发音都比较友好。
她按键暂停了电影。
“Liu,你学的是什么表演流派?”梅尔辛有些不敢确定,但刚刚小刘在电影中看见大屠杀照片时的特写镜头,叫她看得十分激赏。
“格洛托夫斯基和斯坦尼。”
“哦?”就像路老板预料的一样,梅尔辛彻底来了兴趣,就像宗门长老发现了天灵根弟子。
也许在其他诸如方法派、体验派的表演教学流派中,小刘的天赋平平。
但对于“体修”,即以开发表演者身体潜能的格洛托夫斯基流派来讲,她就是天灵根中的天灵根!
超过一米七的大高个,身高腿长臂展长,面部线条柔和,肩颈线条有着芭蕾舞者的挺拔。
刚刚蹲在她轮椅边上时,女孩的髋关节几乎能完全打开,这在欧洲演员中是很罕见的。
梅尔辛颤颤巍巍地站起身:“会你们国家的京剧和昆曲吗?”
前文提到过,老太太80年代在北平,六十岁的高龄去拜师学昆曲,她极热爱中国戏曲。
“不会。。。”
“昆曲中有一个叫水袖的动作。”梅尔辛简单示范了下,没有发力,旋即示意少女:
“你做一下我看看,不会不要紧,没有专业服装也不要紧,我看看你的身体发力。”
“啊?哦!”
刘伊妃微微微微一怔,随即抿唇点头,将羽绒外套脱下递给路宽,露出里面贴身的高领毛衣,好让肢体动作更清晰地展现。
经常锻炼的少女身体曲线极美。
下身的修身牛仔裤完美勾勒出她修长的腿部线条,紧致的布料包裹着浑圆挺翘的小臀。
黑色高领毛衣将她优越的肩颈线条展现无遗,被洗衣机开发了半年的贫瘠山区初具规模,恰到好处地勾画着优雅的弧度。
当然,这是静立一边的路老板眼中的女友。
但在梅尔辛眼里,这大个儿女孩看得可太喜人了。
她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这是拍《神雕侠侣》时武术指导教她的基础站桩。
旋即右手虚握,左手轻抬至胸前,指尖自然下垂,如同捏着一枝未开的莲苞。
这个起手式虽不标准,但胜在身姿挺拔,肩颈线条如昆曲旦角的“子午相“般端正。
当手臂甩动时,梅尔辛的蓝眼睛骤然眯起!
小刘的力道从腰胯旋起,经由脊背传导至肩胛,小臂像被风吹开的绸缎般倏然荡出。
袖口虽无三尺水袖,但腕骨翻折的弧度竟真带出几分“白练横空”的意味!
“你不是没学过吗?”梅尔辛面现欣喜之色。
如果冯远争在这里,不知能不能看出他的德国妈妈看刘伊妃的眼神,跟二十年前她看自己时一模一样。
刘伊妃可爱地吐了吐舌头,解释道:“我演过很多中国的古装戏,都是宽袖的戏服,武打动作里有时候会有类似的动作。”
“非常好的发力!非常好的身体!”
梅尔辛伸出枯枝般的手在刘伊妃的各肌肉处捏了捏,以她的经验自然看着出这是下了大功夫的。
“格洛托夫斯基说过一句话:演员的发力,要像是看到电流在琉璃管里流动一样。”
“譬如刚刚这个动作,力量从腰椎、肩胛、肘窝、腕骨的传导轨迹清晰可见,你的中立位脊柱和腰椎旋转幅度都很完美。”
教了几十年表演的老太太信手拈来:“这叫做既能保持东方戏曲的含蓄框架,又具备表现主义需要的爆发力弹性。”
“孩子,你练了多久了?”
从不想知道名字,到Liu,再到孩子,这感情递进得够快的。
“嗯。。。基本功练了四年多,这两年一直在演电影,锻炼的频率不高。”
梅尔辛满意地点头,冯远争当初也就练了不到三年。
看了硬件还想看看软件,老太太牵着小刘的手站到客厅的空旷处,又示意一旁看戏的路宽:
“先生,请你去把门窗关紧,不要冻到她。”
“诶!好!”路老板屁颠屁颠地就去了,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名字还不曾被知晓。
正如他所说的,自己能在表演上能教给刘伊妃的越来越少了,是时候去接触一下其他表演流派也好、再精研格式训练法也罢。
梅尔辛是格洛托夫斯基的亲传弟子,还有比她更好的老师吗?
“来,背一段莎士比亚。”
刘伊妃对待表演很认真,清了清嗓子,音色透亮:“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
“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
戏痴老太太在她的头顶、枕骨、下肋、胸口和腹部拿手指轻轻感受着,检查她共鸣腔的发声情况。
几乎完美。
这是路宽当年首要规训她的表演缺陷。
梅尔辛脸上喜色愈重,接连又测试了刘伊妃的柔韧性、面部肌肉的控制能力等等,这才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Liu,你是个好苗子。”
小刘喜上眉梢,得意地朝洗衣机挑挑眉,原来我刘小驴是个天才啊!
这个死洗衣机竟然骗了我这么多年!
路宽看着老太太狂热的表情,知道女友的“天灵根”体质生效了。
小刘的身体素质如何,身体各部位的胯、腰、腿部力量如何,还有比他这个男朋友更了解的吗?
无数个夜晚,那长腿如枪,那柳腰如刀。。。
梅尔辛没什么看电影的心思了,她感慨道:“我当初让争留在德国,就是想他继承我的衣钵,去探究斯坦尼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刘伊妃惊讶道:“我研究过中外的表演学术理论,似乎只有前两个阶段。”
关于斯坦尼的表演理论,内容纷繁复杂不便赘述。
简言之,在以斯坦尼为核心各表演流派中,第一阶段叫做感知要素,就是无实物表演、演员的信念感、情绪回溯等等演员的基础技能。
第二阶段叫做行动要素,目的是让演员构建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就像刘伊妃写张纯如的人物小传,这个角色在每一段剧情中的最高任务是什么,有什么贯穿工作可以链接情绪。
现在世界知名的各大表演流派中,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刘易斯等顶级方法派男演员,就属于第一阶段的斯坦尼。
他们对第一阶段的感知要素训练进行深化,强化了放松、情绪记忆和情感替代。
而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特·布兰切特、费雯丽等女星都是体验派的代表,她们则属于斯坦尼的第二阶段。
那格洛托夫斯基这样,以开发演员身体潜能为主的表演流派呢?
这就是梅尔辛要讲的斯坦尼的第三阶段。
“斯坦尼在1930年提出一个疑问,他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共情的能力,也不是所有演员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无论是方法派还是体验派都帮不了他们,那怎么让这些天赋不够、或者生活经历不丰富的演员通过表演训练成才呢?”
刘伊妃听得一愣,刚刚被宗门长老夸赞的欣喜被浇了一盆冷水。
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老太太继续解释:“所以斯坦尼打算从格式化的、利于教学、训练的形体动作出发,通过外部动作来带动内心的情感,去追求演员情感世界内外的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