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国度,诗与兵

    第220章 国度,诗与兵 (第3/3页)

跑。

    但这首诗其实单拿出来,不作影射暗指,也算一首极上乘的豪放咏志诗了。

    想到这里赵倜微微一笑:“既是如此,本王先来吧。”

    李清照微微惊讶,眼珠转了转,没想对方竟要先来,道:“燕王殿下不喜欢压轴再作吗?”

    “呵呵……”赵倜摇了摇头道:“本王不想听一些无病呻吟,强自说愁,矫揉造作的东西,本王作完,你怕就难以开口了。”

    “燕王你!”李清照气得磨着小白牙:“那你作吧,我看你能做出什么豪放的诗来。”

    赵倜看着她道:“你可听好了,本王一首诗,够你钻研个三五年了。”

    “我不信。”李清照道:“你作来听听。”

    赵倜道:“那就作一首五绝吧,权作怀古咏志。”

    他随后略微思索几息,开口吟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听第一句的时候,两只眼睛便睁得大大,听到第二句时小小肩膀颤抖起来,听第三句时候脸色完全一副不敢相信,听最后一句已经露出很害怕很害怕的表情。

    “你,你怎么知道我要作的诗?你怎么知道的……”李清照小脸煞白,结结巴巴地道。

    嗯?这是小丫头提前将此诗作出来了吗?赵倜看着对方,应该是提前作出来了,毕竟记忆中这小丫头很崇拜项羽,不为将来骂赵明诚,此刻若努努力极可能也会作出,而且今天就想拿这诗来和自己打擂台。

    赵倜不语,似笑非笑,看着对方。

    小丫头脸上有些恐惧,眼神慌乱,忽然转身就跑,边跑边带着哭音道:“燕王,你,你吓唬我,我要回家告诉我娘去……”

    老仆人见状急忙给赵倜行礼,然后回身去追:“姑娘,姑娘等等老奴啊。”

    赵倜站在门前想了想,摇了摇头,转身走回府中。

    第二日中秋,城中同去年一般热闹,彩带各处悬挂,上午街上行人络绎不绝,下午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香气飘出院落。

    不管大户小户这日都有家宴,游子归来,家人团聚,有的还雇上戏班唱戏。

    燕王府这日也雇了个班子,唱杂剧庆节,杂剧是继承隋唐参军戏和歌舞戏,又吸收民间曲艺唱谈等伎艺发展而成,平日多在瓦舍勾栏等场所演出。

    这种剧有艳段、正剧和杂扮三部分,艳段是正式表演前的歌舞滑稽小段,演寻常熟事,正剧是核心,演说故事,杂扮则多为滑稽小戏或杂技表演。

    今日王府人多,金风细雨楼还有侍卫亲军司一些人过来,都是没有成家的,被赵倜喊来热闹。

    待看完剧后就开始摆宴席,各色酒肉、点心、果子、甜酒齐全,吃到明月升起,开始拜月,中宵之时方才散去。

    转眼又过了几天,赵倜假期还没有结束,除了带着阿朱兰剑出外散心就是在府内练功,无旁事烦扰。

    这日下午之时,杨戬忽然来到府中,言赵煦召见,赵倜换了身衣服,叫童贯赶车,直奔皇城。

    进入宫中前往御书房,就看赵煦正在案前踱步,见他来了笑道:“燕王与朕商议些事情。”

    赵倜点头,杨戬搬过椅子,赵煦转回案后各自坐定,赵倜道:“陛下何事与臣商量?”

    赵煦双手平放案上,端正身形,道:“朕思索再三,决定对西夏用兵。”

    赵倜点了点头,这却不出乎预料,赵煦很早就说了要出兵西夏,开启大战只是早晚之事。

    “陛下,西夏又在边境频繁骚扰了吗?”

    赵煦点头:“交易完战马没过一个月,就开始频繁动作,不停试探,抢了边境好几处村落,还在一个镇上杀了十几人。”

    赵倜道:“边军如何?”

    赵煦道:“边军追了过去,有几场短暂交接,各有伤亡,朕不想于此再等了,不灭西夏,朕心难安啊。”

    赵倜点头:“西夏狼子野心,向无仁义道德可言,臣也希望彻底覆灭此獠,最好是毕其功于一役,雷霆之击,不拖去太长时间。”

    赵煦道:“如今战马已经不缺,今岁又是丰收,国库这些年也充盈,朕想要打一场大仗,打一场狠仗,直接绝掉大宋西部的后患。”

    赵倜道:“眼下各方面确实成熟,就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去做?”

    赵煦笑道:“自然是依当初燕王的谋算,先拿陇右,再指西夏,以合围之势灭掉对方,如今季节入秋,朕打算年前迅速打下陇右,年后立即对西夏出兵动手。”

    赵倜想了想:“陛下思虑周全,臣觉得时机上没有什么问题。”

    赵煦这时先是点头,然后却又微微摇了摇头:“不过,朕却担心一件事情。”

    赵倜思索道:“陛下担心辽国吗?”

    赵煦笑道:“燕王果然知朕心意,若大宋军队能够胜过对方,长驱直入,存灭西夏之心,辽国必然会插一些手。”

    赵倜道:“不错,历来大宋西夏开战,若打得过于激烈,西夏有颓败之势,辽国必然会横插一杠,名为调停,实际上偏袒对方。”

    赵煦道:“燕王如何看待此事,可有什么谋策解决?总不能两面开战便是了,朕还没有自大到那种程度。”

    赵倜想了想:“上回臣出使辽国,观辽国举朝上下,全无战心战意,臣以为今非昔比,辽国即便依旧会出面偏袒,但不太可能用兵,只要一方面迅速灭亡西夏,一方面拖延辽国,并不算什么问题,待木已成舟之时,辽国无计可施自然罢手。”

    赵煦闻言沉思,片刻道:“朕觉可行,不过宋辽边境那边?”

    赵倜道:“自当调兵马防范,但臣意是不好动西军与河东军。”

    赵煦皱眉道:“可也不好调南方各路军兵过来,本来南方各路军兵就少,又所处环境不同,一旦意料之外出事,未必适应北地战场。”

    赵倜道:“依臣看来,不如分一支京畿禁军过去好了,京畿禁军数量庞大,装备精良,倒也能担此重任。”

    赵倜再度沉吟,片刻道:“也未尝不可,就是京畿禁军同样多年未战,恐怕没什么战力,还得提前好好操练一番,锻炼胆量与攻杀阵技,就要燕王劳累了。”

    赵倜道:“此乃臣份内之事,陛下但请放心。”

    赵煦点头:“那便暂时权定,年前下陇右,年后出兵西夏!”

    随后两人又商议一些发兵陇右的细节,赵倜起身出宫离去。

    他刚回到府中不久,正在书房观看地图,外面周侗敲门。

    叫进来后周侗行礼道:“王驾,大理镇南王有信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