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兴兵

    第224章 兴兵 (第2/3页)

果。

    而宋军占领青唐城之后,吐蕃唃厮啰各部开始反抗,战事频发,加之后勤不继,处境很有些艰难。

    本来这个时候,朝廷议政要援军过去,处理此事,站稳脚步,可就在这个当口,赵煦只有三个月大唯一的儿子夭折了,直接一病不起。

    随后腊月之时,赵煦病有好转,年时恢复正常,年后刚上朝议起此事,却忽然就在正月中吐血暴亡宾天。

    随后朝上政事变动,皇权更迭,政令改换,宋军没有办法,于两个月之后,不得不暂时撤出湟水流域,河湟地区得而复失,青唐城重回吐蕃唃厮啰政权之手。

    赵煦这时闻言道:“燕王的意思是不用熙河路经略主持,朝中派人前往?”

    众臣不由看向赵倜,纷纷心中暗想,莫非燕王与熙帅孙路有什么过节?如此大功之事,居然不要孙路殿后?

    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孙路也是新党,不过现在朝上新党掌权,将旧党剪除完毕了,自家也不再是铁板一块,分了几派,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争斗,但暗地中却十分较劲。

    赵倜道:“正是如此,臣觉得若陛下担心争功内斗事情难以禁止,不妨派一名宣抚使监察,平衡军中诸将便是了。”

    赵煦点了点头,他本也犹豫要不要这么做,但一来没有合适人选,二来担心自己亲政后首开战事,这样会不会叫西军将领心中有想法。

    毕竟宣抚使战时节制一切权利,朝上派人前往,无疑是要对军中行指挥监察之事,至于会不会打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监军。

    而若派个真不会打仗的,指手画脚起来,还不得不遵,又是叫将领们难免心中不满。

    赵煦思索片刻,忽然笑道:“燕王……”

    赵倜见状急忙摇头:“臣可不去,臣刚从西面回来没多久,实在跑不动了。”

    赵煦点了点头,他倒是希望自己这个八弟前往,可想想也不可能,对方刚回来不说,这两年已经外出过好几次了,朝都没怎么上,如何也得在家中歇上一歇。

    “燕王觉得谁合适做这个宣抚使,总督青唐军事?”赵煦微微一笑,心想八弟你不去便不去吧,可也别想太轻松,替朕分分忧,得罪人的事情别全让朕一个人干了。

    众臣望着赵倜,都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自然知道赵煦心中所想,陛下这是要把燕王也拉下水啊,不想叫燕王置身此事之外,不过也是,燕王提举侍卫亲军司,为都指挥使,两司三衙的老大,这种军战大事,怎好一点都不参与?

    赵倜笑了笑,目光扫过众臣,别说刚才提到宣抚使之事时,就是来皇城的路上,推测入宫可能商议陇右出兵,便已经做好了数种准备。

    他眼神缓缓落去赵煦身后一旁,那侧杨戬正抱着柄净拂,神色有些火热地望着众大臣,两只耳朵高高竖起,不放过房中每一句话。

    他发现赵倜似笑非笑看过来,不由便是一怔,但随后身体猛地一振,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睁大,嘴唇颤了颤,微微向前躬了躬身。

    赵倜开口道:“陛下,臣觉得宣抚一职……杨都知倒可胜任。”

    “杨戬?”赵煦露出意外表情,众大臣也都愣住。

    赵倜道:“正是。”

    杨戬闻言激动的肩膀轻颤,他做梦都想派遣知外,哪怕做两任走马承受都行,可赵煦虽然知道他有武艺,却还是不放他出去。

    赵煦转头看向杨戬,上下打量几息:“懂军事吗?”

    “啊?”杨戬一呆,心中刚刚大喜,但此刻又肠子都悔恨青了,他不懂军事,从没读过兵书战策,最爱看的是情情爱爱的绣像话本,最爱听的是怪力乱神的故事。

    “陛下,卑奴,卑奴不懂军事……”杨戬不敢撒谎,这种事撒谎可没好果子吃。

    “不懂打仗吗?”赵煦想了想,看向赵倜。

    杨戬也望向赵倜,这个时候恨不得跑去前面抱住对方大腿,求对方再为自己说句话,以后肝脑涂地,赴汤蹈火都行。

    赵倜道:“陛下,若为打仗,朝上何必派人过去?西军诸帅将哪个不是久经沙场,满腹韬略,随便拉出个副将,都要比杨都知强,陛下是要平衡内部,杜绝争功和后勤懈怠之事。”

    赵煦沉吟道:“这却也是,又非是去指挥打仗……”

    杨戬在侧方闻言,险些跑到前面给赵倜跪下,这番若能任为宣抚使,那便立刻在朝上和军中打出名号,已经算是入朝了。

    宣抚使虽然不是常置官职,战时临设,但层格极高,这可是大资历,且青唐陇右之战是什么?是开疆拓土,是要留名史书的。

    有了这层资历,以后再有什么差遣,必然还会委派,甚至说不得有一天就像李宪一样,外放边境统军为官了。

    众人这时面面相觑,都没有表示什么,若赵倜推荐一名朝臣,那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甚至私下勾连,赶快将消息送去西军中得知,却没想到推荐的是宫中宦官。

    新党之中几派,这下我得不到,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