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嬴师隰

    第九十二章:嬴师隰 (第2/3页)



    何博嘴上嫌弃,“西门豹自视甚高,他一个人,岂能比得上一个国家呢?”

    “而且我并非喜怒无常的儿童,只是因为超脱凡俗,可以让自己的天性得以彰显罢了。”

    “我的天性自由懒散,才不会因为生气,就去祸害一个国家的人!”

    人会因为各种事情而被迫成长,改变自己的性格和行事手段。

    这就是所谓“成长的代价”。

    但鬼神却有做出选择的力量。

    起码在他的领域中,

    很多事情,对何博来说不是问题。

    他有保留自己“赤子之心”的权力,而不用去为人事变化担忧。

    除非跨过大河!

    “唉!”

    一想到那条至今都态度凶残的母亲河,何博就忍不住呲了呲牙,露出饱受母爱的表情。

    黄河的“母爱”,他已经饱尝过了,南边的长江又会如何?

    何博想都不敢想,干脆润到山里,尝试起自己新学的打铁技艺去了。

    至于魏侯击?

    看来西门豹劝谏的份上,

    还是安静的等他死了再说!

    反正就连托梦吓唬他,何博都是懒得做的。

    死了有的是机会!

    ……

    而在鬼神沉迷游山玩水间不知岁月之时,

    诸夏之国,已经风起云涌。

    秦伯连在继位后,为了表示改革的决心,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做师隰。

    《诗》曰:“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因此秦伯用他的新名字,暗示着他要重视耕种,让秦人回到正规的志向。

    但在安心种地之前,还需要稳定秦国的情况。

    随后,他便下令进攻秦国以西的戎狄,将之灭绝后,设立狄道县,用最简单直白的武力,加强了对秦国的控制,提高自己的威望,彻底坐稳了位子。

    不过,在亲征灭亡西边的戎狄后,秦伯并没有直接返回雍城,而是下了一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

    他在军队中,挑选出上百名精壮之士,要他们带上行囊车马和武器,前往遥远的更西方。

    臣子们因此劝谏他,“我们曾经从西戎口中得知,更西边的地方,是很荒凉的,没办法耕种土地,这也是历代秦君没有向着西方扩张的原因。”

    秦伯却说,“我知道西方十分荒凉,但我曾经对人许下承诺,要替他去寻找迷失在远方的朋友,我怎么能够违背自己的誓言呢?”

    臣子听了,也不再劝谏。

    反正只有这么点人出去,还是国君掏钱资助的行动,他们能说什么呢?

    而等秦伯返回雍城,却因此收获惊喜——

    有自称墨家巨子的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