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辩(下)

    第九十九章:辩(下) (第3/3页)

要了解民生国情,去乡野间走走,是一定要做的。”

    “民众如果不肯服从政令,你的鞭子又不能完全镇压住他们,那么楚悼王和吴起君臣的事,就要发生你身上了!”

    “你也不想这样的,对吧!”

    何博想到后世“商鞅知马力”的地狱笑话,又看了看面前青春年少,还身体完整的卫鞅,最后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然后,

    他就带着麾下死鬼们回去了。

    卫鞅留在原地沉思,不知道在想什么。

    “公孙……”

    莫名其妙挨了一顿打的仆人小心的问道,“接下来咱们去哪里?”

    卫鞅抿着嘴巴,最后不情不愿的说道,“去肥城。”

    “我打算在这边多留一段时间。”

    正好,这段日子便是肥城乡民春耕劳作的日子。

    卫鞅在此期间,也出城看了看。

    他沉默的观察了一段时间,然后问一名老农。

    “去年的收成怎么样?”

    老农高兴的说,“感恩鬼神的庇佑,去年前年,收的粮食都不少!”

    转而,他又叹气,“可惜粮食收得多了,税也跟着多了。”

    “我还以为,这几年收成好,能多囤积一些粮食,休息一段时间,结果没想到,还是要出来耕地。”

    老农的话里,充满了抱怨。

    他本意是对别人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如果引发他人的赞同,那心情也能舒畅一些。

    结果却听到卫鞅说,“国家税收得多了,那就能变得富强起来,做很多事了。”

    老农立马生气,把眼睛一瞪,“国家富有关我什么事?”

    “那些贵人要发财,凭什么不让我过好日子?”

    “刚刚还以为你是个好的,结果心眼偏成这样!”

    老农举起手里的锄头,对卫鞅表达自己的不满。

    如果国家富有,把收上去的税用于民生,多修点水渠、多饲养点耕牛什么的,他们还不会这么抱怨。

    但肥城这边丰收了几次,税收多了后,只是让贵人的住宅变得更加华美,衣着更加精致了。

    乡民们看在眼里,怎么会没有愤怒?

    仆人们赶紧上前保护公孙,结果老农却认为,对方要仗着人多欺负自己,于是也喊来了旁边耕地的子侄兄弟,乃至于送饭的婆娘们。

    一大家子都对着卫鞅动起了锄头,逼得后者不得不跑路。

    凡人不可见的鬼神在旁边看热闹,被逗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