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太史儋(上)
第112章:太史儋(上) (第3/3页)
的刻痕,也笑道,“是说黄帝攻打蚩尤的事吗?”
太史儋告诉他,“我的老师说,记载的是黄帝和炎帝的盟约。”
何博很惊讶,捧着龟甲的手更轻柔虔诚了。
虽然他看不懂上面过于古老的文字,但如果太史儋说的事不假,那这个龟甲,也许就是华夏族从诞生以来,直到今天的见证者。
它于炎黄二帝合作的时候被铭刻,记录下一个民族最古老最神圣的盟誓。
然后传承给夏,传承给商,最后传承给周。
为什么没有传承到之后的朝代呢?
何博心里很遗憾的想。
也许是因为过于漫长的动乱,让这珍贵的文物失落到了历史长河之中吧。
就像代表周朝天命的九鼎一样。
太史儋看出了何博的遗憾,于是他也跟着遗憾起来。
“其实,在王子朝之乱前,守藏室里保留的典籍更多。”
“但是王子朝带着很多典籍奔楚去了,后面的天子也没有力量,向楚王索回那些典籍。”
王子朝之乱,
是发生于周王室中,无数次的内斗之一。
春秋之末,距今一百五十七年前,
景王认为自己的嫡长子猛生性懦弱,缺少威仪,而庶长子朝却有勇有谋,有王者风范。
于是想要废掉太子猛,转立王子朝。
但大臣单旗等人竭力反对,认为太子废立乃国之大事,一定要恪守周礼,王位传嫡不传贤。
事情闹了很久,在临终之时,景王还是下定决心,欲更立太子之位。
但他还没来得及颁布诏书,就生了重病,临死前以大夫宾孟为顾命大臣,口述遗诏,要传位于王子朝。
景王崩后,大夫单旗、刘卷认为若立王子朝,他们必然失去权势,于是派剑客刺杀了顾命大臣宾孟,宣称景王遗诏乃是伪传之言,拥立太子猛为王,是为周悼王。
然而因为刺杀顾命大臣一事,满朝文武都不满于悼王,聚集卫士将悼王驱赶出洛邑,遵照景王遗诏,拥立了王子朝。
由此,
周室再现“二王并立”之事。
而之后晋国的插手,让这场大乱,更像西周末年,幽王身死后那场乱局的重演。
最后的结果,也和那场象征着西周灭亡的动乱一样——
晋侯拥立的周敬王最终回到了洛邑,王子朝无奈的率领大臣,携周之典籍奔楚。
至此,
周天子的威严进一步丧失,
洛邑中传承千年之久的典籍,也流失了一半。
何博抚摸过龟甲,十分惋惜的说道,“一朝家事而已,却损毁了千年的传承,真是可惜。”
太史儋赞同的点点头。
“如果鬼神以后有机会,还请替后人去楚国,将那些典籍带回来吧。”
他对何博说道,“楚国那边,也是很乱的。”
太史儋看过了太多的纷争动乱,
他对这些已经失去了恐惧忧虑,
他只是担心,这些动乱和烽烟,会伤害到从古至今,先贤们传承给后代的宝物。
“好的,我记下了。”
何博答应他,“我没有太多的才能,也无意干预太多的人间事务。”
“但是当个看客,替往来行人保留下他们的踪迹,还是可以做到的。”
说完,他又感慨起来,“能够记录下昨天的风雨,然后看到第二天的日出,其实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