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汉时儒
第319章:汉时儒 (第2/3页)
又在繁华的东南。
皇帝由此担心他为了争储而叛乱,便给他安排了董仲舒,希望这位大儒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感化自己这个粗暴无礼的儿子。
董仲舒接受了这个任务,不仅成功劝阻了刘非,还将江都国治理的很是稳定。
阴间的孟子荀子听说了这件事,便高兴的拍着手说,“好啊!”
“儒家出现了新的人物,很快就要兴盛起来,取代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了!”
这群学者在阴间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凑在一起进行辩论、进而争吵、最后群殴,并且会将这些流程延续到阴间的牢房里——
虽然孟、荀、商等死鬼,
都是鬼神认识的朋友。
但阴间律法向来铁面无私,不会因私而坏公。
所以当他们聚众斗殴打坏东西,造成较大影响的时候,该蹲还是要蹲的。
只是会允许其弟子、友人过去探望送饭罢了。
庄周就很喜欢去探监,
他时常潇洒的站在牢房之外,记录门内诸子的情况,并自动忽视对方充满杀气的目光。
不过即便如此,
诸子的纷争仍旧没有停歇。
他们还在为了阳世的发展和未来而吵架。
孟轲和荀况联手舌战百家,直言“天下承平,繁华日盛,当以有为代无为,正风气、兴道德、壮国家、强社稷!”
“若再垂拱无为,天下何以一心?主枝难分,国家又要动荡!”
而这样的言论,
和阳世大儒董仲舒的正好相符。
所以当蹲完牢房出来后,
孟子和荀子就很高兴的来到阳世,打算勉励一下董仲舒这个后辈,让他再接再厉,创造儒门的新辉煌。
直到,
江都因为夏日暴雨,江水漫灌,影响重大时,
他们亲眼看到——
董仲舒穿着隆重的服饰,摆出重大的排场,出门、开坛、下跪,开始祷告上苍。
荀况当时就惊讶的说,“这比阴阳家还离谱,比墨家还崇鬼!”
孟轲更是忍耐不住,出面与之辩论起来。
然后,
两位儒门先圣便察觉到了董仲舒这个人的复杂——
他讲究儒家的礼法,传袭公羊派的学说,
却也重视阴阳家的五行推演,
还额外强调“上天”的重要。
一时之间,
孟荀二人,都有些分不清董仲舒究竟是什么流派。
虽然他们作为死鬼,
是明确知道鬼神存在的,
但儒家向来“敬鬼神而远之”,到了荀子这里,更是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说法。
由此可见,
儒家先贤们并不糊涂,也从不因为生活的舒适而松懈:
鬼神的确掌握着强大的力量,
但若是只知道依赖鬼神,
那人生于天地之间,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要像身毒那边的蛮夷一样,忽视现世的一切,不记历史不尊祖先,只知道埋头念经吗?
孟子和荀子,
甚至其他百家先贤,
更想看到“人”的力量,看到“人”的智慧,而不是畏畏缩缩的退居角落,祈求神明的帮助。
为此,
孟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