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番外)克拉苏寻秦记(三)

    第385章:(番外)克拉苏寻秦记(三) (第3/3页)

?他的随行者又有多少呢?

    克拉苏的父亲是国中巨富,已然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对马略反对派苏拉的支持。

    因此,

    未来已经可以预见了。

    皇帝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后沉吟一阵,又突然说起了另一件事:

    “商人掌握财富之后,会生出干预朝政的心思。”

    “这是朕迟迟不愿意放松对商贾管控的原因。”

    随着秦国在域外发展的时间愈发长久,在根本稳固之后,百业自然也兴盛起来。

    而西海之地的水土,又远不及中原:

    后者若是平原稀少,还可以挖掘丘陵,以做山田,左右不缺水热。

    但前者的四方,却是真的贫瘠,有时连放牧牛羊都无法做到。

    若沿着兴山向夏国的方向前去,纵目远望,更是荒芜可怜。

    但那些土地,却因为拥有护卫两河腹心的职责,绝不能被放弃。

    如此一来,

    那些地方想要获得补充,除开朝廷发放的微薄粮饷外,多要依赖往来的行商。

    这些年间,

    西秦和中原的联系密切起来,加之又素来同夏国友好,

    所以顺着商路往来的商队也愈发的多了。

    他们路过边境要塞关隘时缴纳的过路费,以及售卖给当地军民的物资,也让朝廷在财政支出上,大大松了口气。

    是以秦国即便仍有“重农抑商”的国策在,民间却已不可避免的自发展开了各种贸易,朝堂之上也涌现出“支持经商”的声音,希望国家可以根据目前的情况,调整政策。

    但商贾之心,向来是既要又要,难以满足的。

    所以皇帝一直很迟疑。

    直到争执无法掩盖,矛盾难以调和,皇帝才决定效仿东方的汉朝,召集全国各地的人才贤者,于安都城中举行一场盛大的集议。

    罗马来使,

    不过是这巨大风浪中,被卷出水面的小小沙砾。

    虽然让秦人见了有些惊讶,但也不至于为其浪费太多精力。

    说来说去,

    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才是最重要的。

    克拉苏不知道秦国君臣的心思,但他居住在安都城里,自然会听说大集议的消息。

    “是讨论国家之后对于商业的规定?”

    “经商贩卖,本来就是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搞出这么大的排场来?”

    生于罗马巨富之家的克拉苏并不了解诸夏君子们对“本末”的看法。

    秦国四夷馆中专门培养的翻译便为之解释了一番。

    克拉苏很生气,觉得秦人竟然打压商贾,这可真是太坏了!

    当从其口中知道秦国还有抄家、诛族这样的刑罚时,他更加愤怒了。

    怒气使他开窍,回想起了在玉壁城时斯巴达克斯哔哔的话。

    “原来那家伙是在诅咒我?”

    “我迟早要把他抓去当奴隶!”

    克拉苏愤愤的说道。

    然后,

    克拉苏便密切关注起了这件事情。

    他的家族,还企图在秦国培养人脉关系,开辟新的财源呢。

    如果秦人要是坚持重农抑商,那他们以后的行动,必然会艰难许多。

    要知道,

    克拉苏家族之所以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黑市经营、投机倒把、贿赂官员的事情可从没少做!

    而这些,

    件件都踩在秦人的敏感点上,能让他们顿时应激的抄起弓弩刀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