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徐州府库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377章:徐州府库 (第1/3页)

    六月底,江南又有大批百姓和贤臣良将赶赴徐州,接受了官府招待。

    自从收购了门阀米商的粮食之后,徐州的粮食储备已经完全足够坚持到秋收,甚至还能有至少三百万石的存粮。

    梁萧的打算,便是将今秋收获的新粮以带壳原粮的形式储存起来,谷子可以存放更久,如此可以确保徐州最近几年不会遭遇粮荒。

    月底,梁萧亲自负责征募新兵。

    迄今为止,来自江南的百姓已经超过四十万人,这些百姓大多是祖籍在江北,或者在江南活不下去,赌上了命运跑来徐州。

    自神州陆沉以来,武朝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北迁。

    加上从邻国赶来归附徐州的百姓,还有整个琅琊超过百万的百姓,如今徐州的总人口已经超过四百万,现役军人超过十二万。

    这一轮征兵过后,徐州的兵员又增加到了十四万,其中一万人是脱产士兵,即将接受精兵训练。

    在徐州当兵的待遇远胜朝廷无偿征调劳役,士兵们除了与家人一起减免赋税,每月还能领取至少三百文钱的补贴。

    整个徐州每月需要支付将士的总俸禄约为五万两银子,可以接受。

    随着盐场工人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徐州海盐的产量日渐增长,远销各地,包括西秦和匈奴。

    匈奴不直接进购徐州海盐,而是购买西秦的大量普通食盐和少量徐州海盐。

    西秦朝廷则是进购一部分徐州食盐,再把国内的盐卖给匈奴。

    但江南才是徐州食盐收入的大头。

    每石食盐在江南的售价为不超过三两银子,即每斤三十文不到,“廉价精盐”迅速冲垮距离徐州最近的部分地区的门阀盐业。

    三大门阀激烈抗议,武帝则是选择了和稀泥。

    与其让门阀吸血,不如让梁萧跟自己分钱!

    光是梁萧“孝敬”给他的内帑的盐税,都超过了四十万两银子,至于徐州凭借这股徐州精盐的风潮赚了多少钱,他也只知道个大概。

    短短一个月,至少赚了三百万两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