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

    第143章 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 (第2/3页)

    在跟基地通讯员聊天时,他天马行空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其实我们根本就用不着优先去发展农业,现在人口的规模几乎已经恒定了。”

    “想要找到更多幸存者很难,另一方面,已经成规模的幸存者聚落也暂时没有跟我们汇合的打算。”

    “村自为战嘛现在是,那我们应该搞点特化发展。”

    “羊城、珠三角那边在搞工业,那我们应该专注于医疗,毕竟在这一块我们时有优势的”

    他的想法很多,但以陈剑的视角看来,大部分都太过于乐观、太过于理想化了。

    所以,理所当然的,他的建议也没有得到通过。

    不过,他似乎对此也没有不满。

    在第一个计划开始执行时,他也服从安排加入了“农业大开发”。

    每天回到工事里值班时,他总是在跟通讯员聊着白天干过的农活、以及他新发现的诀窍。

    他变得越来越专业。

    育种、嫁接、施肥、除虫.

    而很显然,在进步的并不止他一个。

    第一个计划结束时,借助大型机械的帮助,人口达到1200人的帝都基地已经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

    这一年过年时,众人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种植的小麦打出的面粉。

    王赫吃了38个饺子,回到工事休息之前,他让通讯员帮他去找找还有没有没过期的健胃消食片。

    但很显然,通讯员没找到。

    所以最后,他是忍着肚子的不适睡下的。

    这样的不适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

    在按照惯例汇报完核工事的维护情况后,他对那头的通讯员说道:

    “生活也是好起来了,饺子都吃上了。”

    “现在咱们有1200人,如果顺利的话,一代之后就能发展到5000人左右了。”

    “二十年?或者最多30年?”

    “只要生产力能跟上,搞不好100年之内,我们就能发展到千万规模了。”

    “恢复文明也没那么难啊,对不对?”

    他还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而似乎,事情的发展也正在按照他的预期进行。

    第一个计划顺利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第二个计划。

    工业规模开始扩大,借助001工事留下来的技术和设备基础,帝都基地迅速实现了初级工具的自给自足。

    他们开始自产蒸汽机、发电机、以及简易的内燃机,并制造出了大灾变之后第一辆履带式的蒸汽机车。

    虽然这台蒸汽机车的动力远远不如那些大灾变前的专业机械,但所有人仍然为此而欢欣鼓舞。

    王赫还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他时常跟其他队员轮换,但犹豫他日渐增长的专业性,他值守地周期也越来越长。

    2053年的时候,他结婚了。

    随后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了,他有了4个孩子。

    但,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情绪突然变得低沉。

    基地内开始出现了异常。

    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一般,那些原本正处于青壮年的人们,发现自己正在快速衰弱。

    王赫同样如此。

    他忧心忡忡地给通讯员发去了信息。

    “.我觉得我也快不行了。”

    “我没病,但是身体快扛不住了。”

    “我才40岁啊不应该这样的。”

    “老大也才39岁,但是昨天他死的时候,我看他那张脸,就好像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

    “你说,这会是某种疾病吗?”

    “如果不是疾病,有没有可能,这是辐射的后遗症?”

    他提出了问题,但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答案。

    在接下来的3年里,帝都基地的人口锐减。

    不只是他们,其他所有他们能联系上的基地,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于是,重担压在了帝都基地的头上。

    001工事里储存着许多高精尖的医疗设备,而在发展过程中,他们本来也收集了帝都城内的大量设备。

    第一阶段的实验开始,这个时期内,帝都的工作中心,完全转向了“探索衰老原因”这一件事情上。

    解刨,实验,研究,论证。

    这个流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但最终,他们也没有得到答案。

    人口仍然在减少。

    2058年2月,王赫死在了他的岗位上。

    他给通讯员发的最后一条消息,只有一句话。

    “还有没几天就要过年了,你今年一定要替我多吃几个饺子。”

    在他死后,新的队员接替了他的位置。

    这名队员似乎并不像王赫一样喜欢跟通讯员聊天,但从他发出的只言片语的信息中,却仍然暴露出了庞大的信息。

    人口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平均死亡年龄越来越低。

    从最开始的45岁左右,到2075年时,已经降低到了37岁。

    基地的人口暂时还没有因此而停止增长,毕竟这个死亡年龄,还没有威胁到生育年龄的区间。

    但是,教育已经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