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

    第143章 我们都是他们的孩子 (第3/3页)

逐渐难以为继。

    年轻人越来越多,幼年的儿童也越来越多,知识和经验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也就在这个期间,在第5个计划进行时,一项新的策略被提上了议程。

    由脑机主导的“沉浸式式教育”被启用,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提升教育的效率,降低知识传递的压力。

    这样的策略显然起到了效果,但副作用也相当明显。

    不少人出现了精神方面的问题,可由于这些问题相对轻微,基地的决策层也只能选择将其视作必要的代价。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滑落的趋势也没有被扭转。

    帝都基地的第三十年,基地人口首次出现了滑落。

    近6000人口的基地,在一年之间减员了500人。

    情况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于是,在下一个五年中,他们启用了新的设备。

    人造子宫。

    生育周期被压缩到4个月,在近乎绝望、且毫无破局希望的处境中,他们选择了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去应对人口的衰减。

    这一次,接替王赫的这个年轻的队员第一次对同样年轻的通讯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得想点别的办法了.废土上的第二代同样活不过35岁。”

    “光是靠生没有意义,或许是我们的基因出了问题”

    实际上,他的想法也代表着基地内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于是,在2086年,帝都基地存在的第41年,这里的人开始了冒险的实验。

    借助保存完好的基因编辑设备,他们“创造”出了第一个经过基因编辑的坯胎。

    10个月之后,这枚坯胎与其他数百个坯胎一起,成长为了新一代的帝都人。

    他们将这些婴儿称为“火种”。

    很明显,这些婴儿承载着他们对人类延续的最大希望。

    没有人知道这些婴儿到底有没有活下去,到底有没有活到35岁之后。

    因为在2094,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将整个基地完全摧毁。

    与那场大灾变不同,这场次生灾害的发生过程大部分都是明确的。

    首先出现的征兆,是各种完全违背基本原理的气象灾害。

    骤然兴起又迅速消散的狂风,晴空中砸落的冰雹,如同爆炸一般在海岸附近席卷的海啸.

    紧接着,是极端的低温。

    基地里死了许多人。

    有人因为可见的灾害而死,但也有许多人,就如同大灾变时一样,莫名其妙地死于多脏器衰竭。

    仿佛是被某个滤网筛过,原本仅剩下4000人的基地,最终只留下了不到一半的人口。

    最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帝都基地的“幸存者”们,放弃了这座他们苦心经营的基地。

    他们留下了三句话。

    “世界正在被过滤。”

    “我们带走了需要的一切。”

    “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点燃火种。”

    记录到此终结。

    陈剑长舒了一口气。

    一旁的雷杰抬头看向陈剑,开口说道:

    “记录里最后说,他们要前往长安,如果条件允许,会前往山城与其他基地汇合。”

    “所以.他们到底到没到山城?”

    “大概率没有。”

    陈剑摇摇头,回答道:

    “如果他们真的到了山城,恐怕也不会有后续拟态异端、血骷髅和圣血者的事情了。”

    “他们就是一切的起源。”

    “这个.圣父,真没说错。”

    “这些人,才是他们真正的制造者。”

    “确实.”

    雷杰同样叹了口气。

    沉默片刻后,他眉头紧皱地说道:

    “有关次生灾害的信息还是太少了.但看样子,这次的次生灾害,跟第一轮大灾变很相似?”

    “我怎么感觉,帝都这块区域像是被某种‘规则领域’扫了一次?”

    “很显然,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陈剑点头道: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说出‘过滤’这样的判断了。”

    “确实。”

    雷杰下意识地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片刻后,他突然又开口问道:

    “所以你觉得,他们成功了吗?”

    “我的意思是人口寿命减少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陈剑抿了抿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在这个世界上,你见过40岁以上的人吗?”

    “我不确定.但黄石城那些老人,似乎确实衰老得与他们的实际年龄完全不符”

    “那是因为黄石城是始终孤立的,这不是失败的证据,恰恰相反,这是成功的证据。”

    陈剑深吸了一口气,随后说道:

    “你忘了吗?机械神教的圣人,可是实实在在地活了六七十年。”

    “所以.”

    “他们不仅仅是制造了所谓的基因原体。”

    “理论上说.”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他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