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北来名将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五十二章 北来名将 (第1/3页)定下盟约和起兵的时间后,许多原本已经计划好的事项,就不得不仓促提前了。
原本司马乂和刘羡计划是,练兵一年,在永康二年的六月起兵。到时与并州兵马一同南下,汇合邺城的征北军司,再南下河内,与洛阳禁军决战。
但现在时间提前到了闰月,提前了整整三月。那再按原计划练兵,就赶不上讨伐的节点了。刘羡只好改变计划,将已经训练了半年的募兵提前拉出深山,同时令郡内各县的民兵到真定集结,两军混编在一起。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他将用以旧带新,以强补弱的方式,进行最后的大操练。
如此一来,常山四万兵马汇集于真定,其练兵的消息几乎无法遮掩,已经接近于公开了。
好在反赵的形势已趋于明朗化,不只是常山一国,河北河南诸郡都在为举事做准备,常山无非是走得更快一些罢了。而孙秀现在正忙着走帮赵王篡位的最后程序,也不想闹出太大的乱子,仅仅是派使者稍加指责,并无法做出更多的阻拦。
一转眼,永康元年的冬日就度过去了。
这天,在春日还未复苏,大地还未解冻的时候,有一队人马自北面缓缓而来。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车马齐全,还带有大量的武器装备。五六千人高穿甲胄,手持青黑长槊,身骑各色大马,行走在田野间的小道上,在灰白色的天空下,队伍黑鸦鸦不见首尾,就好似一条能吞噬群山的巨蟒。
这种场面在常山是很难见到的,真定的百姓们虽然也被迫参与了一些强制性的军役,但到底没有真打过仗。此时看见了这队人马,都不禁好奇地上前围看,并且根据军役中学到的心得,进行一些不着边际的品评:
“这么多人,竟然每人都配有两匹马,真是奢侈啊!”
“他们身上穿的冬装,是狗皮做的吧?看来是幽州过来的人。”
“这还用多想吗?看他们打的玄武旗就知道吧!”
“咦,里面似乎有一些胡人哩!看他们编的辫子,不会是鲜卑人吧?”
“大概是吧,为首的将军是谁?他们怎么这个时候南下,难道也是来讨伐赵王的吗?”
其实答案也写在旗帜上,与玄武幡并列的,有数十面赤底幡旗,也有数十面白底幡旗,赤底幡旗上皆书有“刘”字,白底幡旗上则书有“宣城”二字。
再观看骑队之中,位于正中央的,是一辆双马安车。车轮是漆成赤色,两侧的车较(车栏)纹有麋鹿,前部的车轼纹有伏熊,车盖为皂色,右侧的马上还立有一杆黑幡,幡旂八旒。
这正是标准的公爵车驾。
而放眼幽州,能如此出行的,当然只有一人。那就是前宁朔将军、假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宣城公刘弘。
刘弘从车上正襟危坐,听到窗外的喧哗声,便伸手拉开车帘往外望。见百姓毫不畏惧地对着自己麾下指指点点,不禁感慨道:“真是承平日久啊!冀州百姓竟然都不畏兵威。”
作为开国时便为羊祜所重视的名将种子,刘弘今年已经六十有五了,但他的身体还算硬朗。头发虽已花白,可这不足以掩饰他粗壮的臂膀与下肢,脸上的皱纹也已布满,可更令人在意的,是他如山岳般镇定的双眼。
一路车马颠簸,与他同乘一车的长子刘璠,今年四十正值壮年,此时却有些受不了了。头晕目眩间,颇有些呕吐的念头。但反观年迈的刘弘,他仍然安坐如山,似乎不见有丝毫疲态。
刘璠不由得抱怨道:“大人,现在大战在即,也不知赵王与诸王谁胜谁负,我们何必急着上路,而不是先在幽州等待一段时日,坐观形势变化呢?”
原来,此时的刘弘已经不再是宁朔将军了。孙秀为了加大对全国的掌控,正在诸王力所不及的地方,大规模地更换军队长官,以此来应对诸王可能的军事攻击。在幽州,他便任命王浚为新任宁朔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而将刘弘改任为右将军,迁回洛阳。
刘弘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