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再建香格里拉酒店

    第371章 再建香格里拉酒店 (第2/3页)

对我们家族来说洒洒水,我最近把这件事记下,看看有哪里的地皮合适。”

    “嗯”

    他的脑海里,实际上对香港地图和地盘,已经形成一个网络地图,此时他已经考虑起来。

    九龙那边,只有尖沙咀的九龙仓、蓝烟囱合适建一流的酒店,但现在香港航运正是忙,怡和、太古是不可能卖出这两个码头,哪怕是太古的蓝烟囱(后世新世界中心),太古也不可能放手。

    至于九龙的尖东,此时还是海,港府七十年代初才会填的,所以也不可能。

    这样一来,就只有港岛这边可以选择,除中环以外,其它地方陈光良看不上。

    所以,就只剩下中环的可选择!

    中环的地皮倒是有,但都很小,只能建后世的‘文华酒店’那种大厦酒店。

    短时间来看,那就是抢在‘文华酒店(60年代初)’、‘希尔顿酒店(60年代初)’,率先在中环建立起一家五星级大厦酒店。

    而此时的香港中环,其实也是有豪华酒店的,就是文华酒店的前身——告罗士打酒店,以及香港大酒店。

    陈光良来到德辅道中和干德道的夹层区域,视察一幅土地,准备筹建‘香格里拉酒店’。

    如今JF军就要直逼粤省,香港的气氛也是紧张起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好谈下优质的地皮。

    “老板,这个地盘德辅道中75~77号,是何东家族的,占地差不多1.6万平方尺。旁边的地皮德辅道中71~74号,占地面积1.9万平方尺,则隶属英资端纳洋行,这是香港早期的四大洋行,如今已然没落。”长江地产的副总经理严宽,为陈光良介绍起来。

    实际上,这两幅地皮就是后来的盈置大厦、永安集团大厦(联邦大厦)。其中盈置大厦的地皮,是何东家族在1959年左右,以550万港币卖给恒生银行作为‘第一代总行’;至于永安集团大厦,前身是60年代初期,张玉良家族建立的当时香港最高建筑物31层。

    陈光良在心中评估了一下,拿下两幅地皮的可能性。

    首先是何东手中的这幅1.6万平方尺地皮,此人和陈光良也算是老熟人,如今上门求购这幅地皮,虽然有‘夺人之好’的嫌疑,但问题不是很大。

    至于端纳洋行的这幅地皮,那就更加不是问题,无非是钱的问题。

    此时香港中环的地皮,价格也就几百港币一平方尺,未来十年的涨幅都不会很大;毕竟前世1959年何东家族出售德辅道77号,售价也就550万港币,折合350港币每平方尺。

    而当初购入花园道地皮,陈光良已经花费近300港币每平方尺了。

    也就说是,最近十年香港的地皮、物业涨幅都是有限的,毕竟这一阶段香港的经济还在萌芽中。

    “两处地皮若是合并,便有3.5万平方尺,面积也算不错了!”

    “岂止是不错,已经是非常大的地盘,这香港可不是沪市,可供开发的地皮有限。”

    曾几何时,老板在上海滩都是按照几十亩几十亩的购买土地,最贵的地皮当然是当年南鲸西路的‘大华饭店’的60亩地皮。

    而德辅道这两幅地皮,合并起来也6亩不到。

    陈光良看了一下,两幅地皮若是合并后,其本身也是滨海地段,地段可谓一流。

    在这个时期,干诺道已经是濒海马路,后世的‘交易中心’‘国金中心’地盘,压根就还没有填海,预计是在五六十年代进行了中环填海。

    “嗯,我们再去毕大街那边瞧瞧!”

    “好的”

    陈光良走在香港的中环,指点江山,此时说白了——怡和、太古洋行的实力,在他面前也是不够看。

    不过陈光良不想搞得太高调,毕竟也要考虑时代的属性,以及政z因素!

    来到毕大街和皇后大道中的交接处,陈光良和严宽等人在‘香港大酒店’这里停下来。

    “香港大酒店,隶属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是嘉道理家族的产业。这边是告罗士打大厦,隶属置地公司;这边是连卡佛大厦,是连卡佛百货的产业。”

    陈光良点点头,这些他自然知道。

    香港大酒店,前世五十年代中期,被‘船王’许爱周买去,建成了后世很出名的‘医生楼’中建大厦。这幢大厦每层是14500平方尺,一共是17层。

    香港大酒店占地面积也就1.8万平方尺,如果拿来修建‘香格里拉酒店’,地盘小很多;而且旁边就是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