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再建香格里拉酒店

    第371章 再建香格里拉酒店 (第3/3页)

罗士打大厦,将来要重建成置地广场和37层的告罗士打大厦(用对面的怡和大厦,将连卡佛大厦换了)

    陈光良本来的想法是,买下嘉道理家族的香港大酒店,因为这家酒店本身也与华人有很大的缘分,曾是民国总督赵连壁的产业,台面老板是‘洪兴帮派’所属,后来港府将洪兴列为黒帮,才逐渐将产业转移至香港上海大酒店。

    买下香港大酒店还不够,毕竟占地面积就1.8万平方尺,所以陈光良又想将连卡佛大厦买下下来,进行合并。

    这样一来,以后这个区域不会再有‘置地广场’,反倒是陈光良可以建一个‘购物广场’和‘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性商业。

    当然,综合一下,陈光良还是倾向德辅道中的71~77号地盘,进行合并。

    这一天,陈光良拜访了香港巨富何东。

    他也没有废话,直接提出希望购入其手中的德辅道74~77号物业。

    何东手中的物业很多,包括尖沙咀后来的东英大厦(刘銮雄购入后建成THE ONE)、弥敦道的数处优质物业、旺角后来的的东兴大厦,其拥有九龙的庞大的繁华物业。在港岛这边,何东也拥有德辅道中77号,还有一副在中央街市,但已经赠予港府,以及湾仔的很多处物业——后来建成东生、东城、承业等多处大型物业。

    其一直是香港的首富,以及‘最大’的私人地主,直到陈光良登录香港。

    不过陈光良拥有的,几乎都为住宅,在商业地盘仅有两处——德辅道中的平安银行大厦、花园道1号的新平安银行大厦。

    何东笑着说道:“陈先生已经拥有那么多物业,还不满足,如今又看上我在香港最贵的一幢物业!”

    陈光良诚恳的说道:“若非想重建香格里拉饭店,我也不想夺人所好。”

    这幅地皮在何东手里,也就是收收租,传承一下。

    但在陈光良手里,却是要建成香港一流的豪华酒店,用途更大。

    何东也明白这个道理,说道:“也不是不能出售,只是这个价格可不低!”

    陈光良说道:“何先生尽管开口”

    既然主动上门求购,他也不会小气。

    何东沉思片刻,说道:“当年香格里拉饭店风靡上海滩,我也是那里的常客,如今陈先生想重建,我自然支持。只是这幅土地,已经是我手中最贵的,所以价格就按照250港币每平方尺左右,你拿400万港币买下。”

    历史上,在1947年拍卖花园道1号地皮时,价格也是257港币每平方尺,这一世陈光良竞拍,价格提到近300港币每平方尺。

    两处地盘各有优势,价格差不多的水准。

    何东的报价,并不算贵!

    陈光良爽快的说道:“好,这个价格已经算是朋友的价格,我很满意!”

    只要是符合市场的价格,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何东这边谈好后,接下来,端纳洋行那幅地皮,自然也轻松不少。因为此时的环境,让一些洋行生出撤离香港的想法。

    不过两幅地皮加起来,怕是得900万港币以上,若是再加上建筑费、装修费等,这个酒店的投资也是冠绝香港的大型投资,让人惊叹的存在了。

    当然,如果土地拿下来,陈光良也不可能马上建设,毕竟得好好的规划一下。

    1949年9月18日,英国政府宣布英镑贬值30.5%,由英镑兑换4.03美元贬至2.8美元。

    之前陈光良和何东家族、端纳洋行已经谈好两幅德辅道中的地皮——71~74、75~77号,也随即正式签约。

    倒不是需要等这个英镑贬值,毕竟陈光良可以从平安银行的港币存款中借调一下港币的,并不影响;之所以等到9月18日后再签约,是因为和端纳洋行谈妥后,两幅地皮一起签约,不然就谈好一幅地皮,短时间用处不大。

    端纳洋行的1.9万平方尺地皮,代价是500万港币,加上何东家族的那幅地皮,总计花费陈光良足足900万港币。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香港很难有人一口气拿出来,陈光良家族直接拿出160万美金(1美元=5.7港币左右),便顺势买下这两幅地皮;而原本,大概是需要230万美金的。

    而且,由于陈光良家族的现金流,基本都兑换成美元,所以这一次相当于是赚大几千万港币的财富。

    所以别说投资一家‘超级豪华的酒店’,就是投资数家,买下香港一条街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