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壮大海派

    第373章 壮大海派 (第2/3页)

基斯坦、印度、印尼等地区的市场。

    葛量洪说道:“这个问题,我会让大家进行讨论一下。陈先生作为香港工业的领头羊,我们也希望陈先生能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来。”

    “没问题,我个人很乐意看到香港工业的发展。”

    此次乐施会的正式建立,可谓陈光良的影响力之体现。

    本身‘海派’商人是不团结的,但有陈光良的存在,现在大家倒是团结起来,在香港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

    工业、航运,肯定是很快要全部占领了。

    地产、金融,有陈氏家族在,就不算落后,甚至有其他海派商人开始投资。

    就拿金融来说,此次‘黄金大战’前世是断送了海派的金融业,但这一世,有陈光良的搅局,海派金融业不算全军覆没。且陈光甫、李铭等老资格沪市金融家,早就跟随陈光良的脚步,在香港成立了分行,如今更是把香港作为总行。

    总之,在五六十年代,海派和粤派总归是有碰撞的,等到七十年代,那大家就是‘香港人’了。

    乐施会有条不絮的完善中,也不需要陈光良再付出太多的精力,毕竟副会长和理事都是能主事的人。

    这天,卢船王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中,两人又是一番常谈,但卢船王似乎依旧非常犹豫。

    《东方日报》依旧在香港经营,只是走下坡路严重,陈光良实在看不下去,就找来现在的负责人黄春荪和汪春华。

    黄春荪当年就是《东方日报》的总经理,后来担任《东方日报》的董事会主席;而汪春华是名记出身,逐渐成为主编级别的人物。

    《东方日报》一段时间被国民政府收编,但香港的《东方日报》却独立运营,几经变化,香港《东方日报》的股权也是非常的分散,而陈光良家族占股20%,依旧算是大股东,但他已经很久未干涉《东方日报》。

    “《东方日报》现在的发展,我有些痛心,曾经我们怎么也是和《申报》、《新闻报》齐名的华夏三大报之一,怎么最近几年的发展如此的差?”

    话音刚落,黄春荪、汪春华两人惭愧起来。

    两人能来香港发展,也是陈光良的安排,他们从心底感谢陈光良这个老板。

    汪春华作为陈光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说道:“老板,你不知道,香港这个地方的传媒,要么分左右,要么是英文,当年你的那一套,好像在香港已经不吃香了。”

    陈光良马上说道:“我觉得你说的太片面了,就好像人家说香港的电影也分左右,时代电影不也一样的是香港电影之王,谁又能撼动?”

    汪春华说到:“时代影业是右”

    陈光良愕然,好像这个说法没问题,不是左就是右嘛!

    不过他随即说道:“左右都不重要,但我觉得《东方日报》不该沦落如此。”

    黄春荪马上说道:“陈先生,只要你重新入主《东方日报》,这家报纸就会东山再起。就好比你前段时间指示我们发表的文章——JF军不会渡过深圳河,我们《东方日报》立即就有很大的起色。”

    陈光良正有此意,他不忍心《东方日报》就此沉沦,更有意将《东方日报》打造成百年传媒,如今正好是实际。

    “嗯,召集你们两位来,我也是正有此意。最近我会收购《东方日报》的股权,稍后会重新整顿《东方日报》,提出新的改G,所以你们要做好准备。”

    两人都是一喜,说道:“好,我们随时配合你的行动。”

    此时的《东方日报》不仅是经营不甚理想,也是办报理念不够明确,这是非常危险的。

    香港的何东家族,经营者一个报纸《工商日报》。

    如今的陈光良家族,拿回《东方日报》,自然也是理所当然。当然,《东方日报》稍后依旧秉持不会过度参与政Z,而是朝着‘时事新闻(不做裁判)’、‘工商新闻’类发展。

    这样一来,自然要和《星岛日报》展开竞争了,不过一个将死的胡文虎,一个乳臭未干的胡仙,又怎么是陈光良这个‘老狐狸’的对手呢!

    不过陈光良不太可能直接经营《东方日报》,最多担任个报社主席,总经理一职,他倾向汪春华,既听话,能力又不错,只是缺点帅才而已。

    这天,陈光良的岳母徐青畹过寿,邀请子女回家吃饭,陈光良也携严人美回娘家。

    徐青畹实际上是严人美的后妈,但人家这个后妈却是做的非常到位,严仁美六岁时,母亲生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