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塑胶花
第404章 塑胶花 (第3/3页)
香格里拉酒店’,也花了400万美金,还包括收购北角的‘月园’600多万,以及收购连卡佛百货和香港大酒店地盘,又花费1800多万长江实业集团的负债,已经高达4000万港币。
所以说,长江地产需要在这一波‘地产浪潮中’,赚取客观的利润,才能缓解债务高的问题。
不过按照老板的意思,是希望等楼价涨一些再卖出去,反正长江地产的利息只需要4%。
散会后,长江实业集团开始忙碌起来,这家企业的资产值,实际上已经超过置地不少,甚至是很多。仅商业部分,也有香格里拉酒店、香港大酒店地盘、连卡佛总行大厦等。
从1954年开始,香港商业旺区的地价开始暴涨,有的甚至一年间上涨一倍以上。
以尖沙咀的商业地皮为例,目前已经涨至150港币每平方尺;而中环的商业地皮,普遍已经涨至300港币每平方尺以上。
到了1955年,地价继续上涨,预计全年涨势能达到40~50%。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置业公司,这个年代很多都叫做置业公司。
这一日。
陈光良来到中环永吉街9~10号,他旁边的是自己的表弟杨小虎,不对,现在已经更名为杨亦凡。
自己这个表弟因为向内地运输货物的事情,已经被美国商务部列为‘禁令人物’——不能停靠美国的港口,不能使用美元交易,不能和美国企业做生意。
不过短时间来看,杨小虎的事业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不,杨小虎去年买下永吉街的9~10号,在地产领域投资起来。
“哥,你觉得怎么样?这个地盘能不能建一幢写字楼大厦,好供我家族长期收租?”杨小虎虚心的请教道。
这些年,他也积累了丰厚的资本,不仅拥有三条远洋船(总吨位1万),而且也购入香港几处物业,包括永吉街9~10号、麦当奴8号(家族住宅)、昭隆街9号三处昂贵的物业。
“不错的!包括你那个昭隆街9号,这两处商业写字楼物业,够保证你家族一直富贵了。不过重建的事情,大可不必急于一时,等几年也行。”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被你这样一说,我是真放心了。主要是我打算去东南亚发展一下,香港这边总得投资一些贵重资产,作为后盾。”
陈光良回头,看着已经成长起来的表弟,说道:“去东南亚发展?”
这不是和人反着来么!
杨小虎连忙说道:“就是去做航运,不是投资其它,你也知道,我现在被美国商务部禁令,不能打开局面。东南亚那边的航运,后续能有些机会。”
陈光良没有劝,而是说道:“去闯闯也好,等六十年代,你再去美国,争取取消掉禁令,应该不难。”
“好的”
杨氏家族的未来,成就一个大船东还是没有问题的,再凭借香港投资的物业,也是妥妥的亿万富翁,说不定百亿富翁也没有问题。
杨小虎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胆大心细,是个敢闯的人物。加上有陈光良早期的提携,如今其资产实力,已经是千万级别。
事实上,他如果在香港开发房地产,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只不过陈光良已经扶持他到这个程度,自然不会再手把手教他。
华泰的塑胶花产品,在短短的六周时间,便占领了欧洲、东南亚、香港,就连北美也开始来香港订货。
事实上,华泰塑胶为了打开欧洲和北美的市场,直接和当地经销商取得联络,不仅在国外报纸和杂志刊登广告,还将印刷好的画册和样品,纷纷寄给一些大经销商。
没多久,果然有了反馈。北美一家大贸易商 S公司,收到华泰塑胶寄去的画册后,对华泰公司的塑胶花彩照样品及报价颇为满意,决定派购货部经理前往香港,以便“选择样品,考察工厂,洽谈入货”。
苏东生收到来函,立即通过人工接的越洋电话,与美方取得联系,表示“欢迎贵公司派员来港”。
这家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销售网遍布美国、加拿大。
机会千载难逢,因为手握专利,且自身实力经得起考验,苏东生陪同了贵方考察工厂。
结果当然非常理想,那就是塑胶花开始大举进入北美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