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南洋首富的目的

    第210章 南洋首富的目的 (第2/3页)

浩然,你回去吧,这段路我很快就走到了,不过两三分钟的事。”

    但林浩然仍不放心,吩咐李卫国护送他回包家别墅。

    包裕刚来时独自一人,如今已是夜晚,尽管深水湾别墅区一向安全,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毕竟包裕刚是从林家出去的,万一路上有个闪失,林家也难逃干系。

    目送包裕刚的背影渐渐远去,林浩然这才转身回到家中。

    书房里,郭河年正与林万安正聊着,见林浩然回来,顿时将目光放在他的身上。

    林浩然坐到了郭河年的对面沙发,好奇地问道:“不知道郭叔叔找我,所为何事?”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郭河年肯定是有事情找他的,否则不会亲自过来。

    “郭先生,我先出去了,你们继续聊。”这时候,林万安却是站起身来,主动离开书房。

    对于林万安而言,虽然无须避讳自家儿子的事情,但考虑到两个儿子如今已经分家各自为营,他也不愿过多涉足商业上的敏感话题。

    顿时,书房中只剩下林浩然、郭河年以及郭晓涵三人。

    “林贤侄,不知你对上环的一块即将拍卖的官地是否感兴趣?政府近期将对此地进行拍卖,起拍价定为2.7亿港元。

    以现在香江的房地产行情来看,我预估成交价至少要达到4亿港元,因此,我希望能找一位合作伙伴,共同竞拍并开发这块地皮,这是这块地皮的官方资料。”

    郭河年道明了自己此次来访的意图,并且将政府的拍卖资料递给了林浩然。

    郭河年财力雄厚,能够调动家族大部分资金,按理说,他完全有能力独自在香江参与各种项目。

    然而,自70年代初进入香江市场以来,郭河年虽已参与多个项目投资,却几乎全是与人合伙,鲜少独立投资。

    这样的做法,自然有其深意。

    作为南洋商人,郭河年深知外来商人在香江商界的融入之难。

    要想在香江商界站稳脚跟,必须与本土商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家族在香江的投资顺利进行。

    而与香江本土企业合作,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合作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可谓一举两得。

    林浩然近年的崛起速度之快,在郭河年心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尽管之前与林浩然已有合作,但香格里拉酒店大厦项目相对较小,万安集团主要作为承建方,项目完成后双方关系便趋于平淡。

    因此,郭河年产生了与林浩然进一步加深合作的念头。

    恰在此时,政府宣布即将举办一场官地拍卖会,郭河年看中了位于上环的一块地皮,随即萌生了与林浩然共同竞拍的计划。

    “上环的地皮?”林浩然带着一丝好奇,接过了郭河年递来的资料。

    这块地皮紧邻香江大学,位于其东北方向,虽不直接临海,但距离海边也仅有几百米的距离。

    地皮总面积达到45.54万平方英尺,换算成平方米,约为4.23万平方米,面积不算小了。

    考虑到它位于上环这一寸土寸金的地段,其价值不言而喻。

    林浩然还注意到,该地皮距离即将建成的西区海底隧道上环出口仅百米之遥。

    再往东行,便是著名的荷李活道。

    这确实是一块极为优越的地皮。

    林浩然放下资料,并未急于回应是否愿意合作,而是转而问道:“郭叔叔,您对这块地皮未来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吗?”

    上环的地段,其繁华程度丝毫不逊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