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最“抠门”的老板

    第272章 最“抠门”的老板 (第2/3页)

    六叔,倒是叫得挺顺口的。

    “浩然,咱们TVB近几个月的业绩着实非常一般,自从上个月初我接手TVB的管理权后,才深刻体会到孝河兄之前管理无线电视的不易。

    电视收视率确实可以通过打造优质节目来提升,基于我在电影界多年的经验,我有信心未来TVB能推出更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

    但是,我注意到,即便我们的收视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异,广告收入却依然有限。

    公司的营收,几乎95%以上,都来自广告收入,其他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举个例子,去年一整年,我们的收视率与丽的电视台不相上下,但最终扣除所有开支后,净利润仅为将近六百万港元,这个数字对于TVB这么大一家企业而言,着实令人唏嘘。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提高公司利润的方法,以回馈我们这些股东。

    此外,我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动无线电视上市,若利润偏低,对上市无疑是个不利因素,我考虑的一个主要策略就是开源节流。

    目前,TVB的主要开支集中在员工薪酬上,在孝河兄管理期间,我很少过问账目,但接手后我发现,公司存在不少不必要的支出,拍戏成本过高、甚至许多员工贡献有限却享受着高薪待遇。

    一旦这些问题得到整改,公司每年至少能节省五百万港元到八百万港元的开支,但即便如此,无线电视的年利润最多也不过是一千多万港元而已。

    我的邵氏电影公司虽然无法与房地产公司相提并论,但我们经常能以低成本拍摄出高票房的电影,利润颇丰,一年下来也能有几千万港元的收益。

    我认为电视行业的未来潜力必定高于电影行业,只是我研究了许久,仍难以找到其他增加公司收入的途径。

    浩然,你在短短两年内积累的财富,是我一生都难以企及的,你肯定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所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策略吗?”邵逸福一口气将他邀请林浩然过来的目的和盘托出。

    一家如此规模的企业,去年全年的利润竟然不足六百万港元,确实令人唏嘘。

    也难怪利家那几位股东对TVB失去了兴趣。

    按照利家几兄弟每人6%的股权来计算,即便按足六百万港元全部分红,每人所得也不足四十万港元,更何况公司还需要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发展,不可能全额分红。

    林浩然目前持有的24%股权,哪怕按六百万港元来分红,他也只能分不到一百五十万港元。

    这样的收益,对林浩然而言确实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低到他都有些看不上。

    即便是通过邵逸福提出的开源节流策略来提升公司利润,利润翻倍后,一年也不过能分到将近三百万港元左右。

    对于林浩然来说,这个数字依然不值得他在意。

    当然,他收购这24%的股权所花费的六千万港元也不算太多。

    按照一年三百万港元的分红来计算,二十年就能回本,这样的投资其实也并不算亏,只是利润不高罢了。

    此外,林浩然购入TVB股权的真正初衷并非单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是看重TVB作为香江两大电视台之一在媒体界的巨大影响力。

    林浩然已通过《东方日报》领略到掌控一家主流媒体所带来的优势,若再加上TVB,他在香江将无惧任何舆论挑战。

    当然,如果TVB能为他带来额外的利润,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