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不同反应(二合一章节)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393章 不同反应(二合一章节) (第1/3页)正如前文之中,所说过的那样。
在整个民国二十八年的十二月,要说中华这块土地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就是发生在桂南地区的这一场战事了。
这一场大战,因为涉及了中华当前最关键的一条物资输入通道,原本就吸引了双方无数人的眼球。
尤其是中华家,不知道多少人为了这一场战事的胜负,很是有些牵肠挂肚了起来。
只是在他们焦急等待中,从前线却一直没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让他们的情绪不由得越发焦躁。
因此在24日傍晚时分的时候,当胡彪、胡团座和他的伙伴们,带领着苏北独立团仅仅花费了三个小时,就打下了界首山阵地的消息。
通过中央社的广播电台,还有大量的报纸等渠道,以瘟疫一般的方式流传开来。
立刻在中日双方,甚至是一些关注此战的洋鬼子中,都引起一连串的不同反应来,让这一场大战的后续越发精彩……
时间:傍晚的六点出头,双庆城的兵工署第二十工厂大门口。
对比起了如今温度上还有着十五六度,相当舒适和宜人的桂南地区,双庆城已经进入了寒冷的深冬时节。
就算最近两天没有下雪,可当阵阵寒风吹到了身上后,依然让人感觉骨头缝里都发冷。
拖着因为工作了一天而筋疲力尽的身体,许学文缓缓走出了工厂的大门;顿时一阵强劲的寒风刮来,让他感到那叫一个又累又冷又饿。
心中不由得畅想着,要是能在这个时候,美滋滋喝上一碗多放胡椒粉的羊肉汤,那该有多好。
可惜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事情最多想想就好。
真正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紧了一紧身上满是机油的外套;然后早点回家,喝上两碗稀饭后早早睡觉。
带着对羊肉汤的幻想,许学文耷拉着脑袋,向着一两里外,一家五口人租住的两间窝棚慢慢走了回去。
行走之间的时候,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脸上满是说不出的愁容。
没办法!让许学文发愁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些。
其实所谓的兵工署第二十工厂,就是原本的巩县兵工厂,不过被国府迁到了双庆城后,名字就改成了这个。
许学文这个中原省人,因为是工厂资深技术工人,一家人也跟着来到了双庆城。
可就算他就算是一个资深技术工人,每月薪水在工厂的一众工友中也算比较高的一人,但还是远远不够用。
双庆城的消费太高了,房租、柴米油盐,取暖的木炭,御寒的冬衣这些什么都要钱,他那一份薪水一家五口人根本都不够用。
除了这些之外,还要担心鬼子时不时对双庆的轰炸,在中原省老家的亲人安全等。
不过要说让这个男人最揪心的事情,还是国军面对着鬼子的进攻,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将大半个国家给丢了。
可还是听到不断有地方被鬼子打下来,伤亡了多少人的消息。
比如说,上个月他就从广播里听到,桂省的南宁城给丢了。
国军出动了以第五军为首的精锐部队,还有大量桂军配合作战,打了这么久却没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
这样糟糕的消息听得多了后,许学文有些绝望了。
他根本看不到一点可以赶跑鬼子,重新回到中原省老家与亲人团聚,一家人从此过上太平日子的希望。
自己尽了最大的一个努力,也不过是让一家人勉强活着。
像是牛马、牲口一样,无比艰难地活着罢了。
如此的一个大环境下,许学文他哪里能高兴得起来;甚至连他自己都忘记了,他已经是多久没有笑过了。
而许学文的这一种情况和心态,不过是当前时期,绝大部分国人的一个缩影而已。
在这个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洋鬼子们的利益尚且没有得到威胁和损失,中华没有得到任何大规模外来援助的时期。
在太多次失败后,太多国人已经不敢奢望能赶跑鬼子了。
对于这个国家和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茫然和绝望。
可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同,正当许学文发愁着市面上的米价格,最近又上涨了一些的时候,一个报童忽然在街道那头出现,犹如一阵风一样跑了过来。
他一边用力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在嘴里用着充满稚气的声音,连续大喊着:
“捷报、捷报、最新捷报!昆仑关最关键的制高点界首山,刚刚被胡团座他们给彻底拿下了。
此战中歼灭鬼子最少一个大队,并且俘虏了鬼子大佐一名。”
听到了以上的吆喝声后,许学文精神一阵强烈恍惚,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又累又冷又饿,耳朵都出现幻听。
主要是在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听说了胡团座立下了军令状,说两天之内一定拿下昆仑关,否则愿意被军法从事。
然后在今天中午带着苏北独立团,对界首山这个制高点发起进攻的消息。
对于胡团座和苏北独立团的战斗力,他自然是不会有半点怀疑;毕竟他们那些名声,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