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围城和进攻不利(二合一章节)

    第401章 围城和进攻不利(二合一章节) (第2/3页)

一个军*区,满足他们的兽欲这一个情况。

    每一次路过这里的时候,老郁心中就需要用着最大的意志力,才能控制着自己不冲进去,杀光里面的每一个鬼子。

    等到明日国军大军抵达,将南宁城彻底围住后。

    到时候不仅围住了城中万余名鬼子,这七八万名同胞也会被围在里面。

    以鬼子疯狂的程度,他们在眼见着就要全军覆灭的时候,会不会做出一些大屠杀的事情来。

    关键是南宁城的这一战,在原本的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

    如果是因为他们这些穿越者的到来,造成了南宁城的一场惨剧;那么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哪里还有面目见国人。

    偏偏南宁城事关中华当前最重要的一条补给线,不惜代价也要打下来。

    所以说这一点,也是最让老郁头疼的事情;一直在他的脑壳中不断回荡,许久也没有想到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

    “算了!只要能给安藤利吉,还有今村均两个鬼子趁机拍张合照,就算是鸿门宴也值得去上一趟。

    至于城中这些同胞们的安危,只能看胡彪他们的安排了,反正已经早早告诉了他们。”

    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一会后,迷迷糊糊中老郁在睡过去自谦,如此地告诉自己……

    *****

    在老郁这货睡着了之后,中华一方的参战部队,他们的行动自然不会因此而停止下来。

    在桂林行营的命令,还有昆仑关大捷的鼓舞之下,国军和桂军的大量部队正全力向着南宁城靠拢。

    凌晨1点出头,第五军荣誉第一师又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战果。

    他们攻破了鬼子布置在二塘的一条防线,半个大队的鬼子守军,最终只有一百多人逃回了南宁城。

    这也是鬼子在南宁城外的北面方向,布置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打通了这样一条防线后,南宁城背面的国军部队再也没有任何障碍了,数万大军犹如潮水一样,连夜杀进了南宁盆地……

    3点25分,桂军第170师和第175师,经过了半个小时的战斗后,全歼了鬼子两个守备中队。

    冲进了南宁城外的邕宁机场,之前轰炸胡彪他们的所有鬼子飞机,全部都是从这里起飞的。

    有些可惜的是,鬼子的飞机早在白天的时候,就纷纷转移了,转移到了北海涠洲岛上的涠洲机场了。

    好在就算如此,这依然是一个相当让人振奋的战果。

    一是,涠洲岛距离南宁城,两地直线的距离都有将近200公里,鬼子战斗机就算飞过来参战,也会更麻烦了好些。

    除去了来回必要的油料消耗,他们在战场上的滞空时间,也将会大大减少。

    二是,桂军在机场缴获了不少鬼子来不及运走,还有销毁的油料和机枪子弹、航空炸弹这些。

    原本鬼子在之前的战斗中,他们在这方面的消耗就很大。

    如今在机场被缴获了一批后,也会出现油料和弹药缺乏的问题,代表着鬼子的飞机,绝对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出动了……

    6点07分,天色都没有彻底发亮的时候。

    国军第5军,第36军一部,桂军第170师、第175师、第179师,新编第19师,还有两个地方保安团等众多部队。

    全部加到了一起之后,足有五六万人之多的部队,已经将整个南宁城,除了西南方向之外,彻底地给围死了。

    而西南方向之所以没有围死,主要那里就是周边最大的一条河流:邕江。

    邕江水面最狭窄的一段区域,宽度也达到了300米,最深的地缝深度更是达到了23米。

    鬼子那么多人,他们就是眼见不妙想要从这里撤离,一时半会也无法做到。

    并且桂军的第131师和135师,目前正在急行军向邕江南岸靠拢,据说最迟在今天下午三点之前就能抵达。

    第131师和135师,可是桂军的主力部队了,有着他们驻守,一定能彻底堵死鬼子最后一条逃生的通道。

    而以上众多的国军和桂军番号,还不是此战中华一方的所有参战部队了。

    除了胡彪的苏北独立团,目前还在昆仑关继续休整之外,还有多支部队向着南宁城战场靠拢。

    全部算到一起的话,兵力上能够达到15万人之多,可以说相当的充沛……

    早上6点20分,国军和桂军加起来一共上百门火炮,对着南宁城外围防线展开了一场持续10分钟的炮击。

    炮击结束之后,除了西南方向之外,多支部队的上万人对着南宁城发起了全线攻击。

    在这一刻,刚好一轮朝阳从天边升起,在金色的朝阳之下,白健生、陈诚、李济生和张发魁等四位大佬。

    带着一大票的高级军官,就在城外数里的一个小土丘上观战,脸上都是说不出的志得意满。

    没办法!本次桂南作战的前半段时间,因为战事不利他们可是憋屈坏了。

    甚至有私人消息称,光头校长不知道在私底下,骂过他们多少次的废物。

    还打算此战之后,将白陈两人一级上将的军衔降为二级上将,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