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层名为CYZ效应的乌云(四合一,月底求月票QAQ)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200章 一层名为CYZ效应的乌云(四合一,月底求月票QAQ) (第1/3页)【本章主要和CYZ效应设定与世界观设定有关,可跳,但不建议】
对于宫野志保争夺战的第二天,或者说又一个第二天。
联盟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对于ZC-01阁下CYZ效应的具体测量。
在接到CYZ效应研究所的报告后,重信瞳子将计算结构投影到会议大厅的中央。
“这样看来,我们目前的CYZ效应冗余还够回溯七十次。”
“那双时间线的反应呢?”一个议员问道。
另一个负责时究部的议员再次向时究部确认了一遍,他松了一口气。
“目前看来,它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很好,”重信瞳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她看了一眼那张米花町地图上的标注。
“目前来看,最多还有十次,我们就要抓住【故事时间线】的尾巴了。”
而要说清楚这一切,就必须从CYZ效应的研究过程讲起。
……
CYZ效应。
一个永远的谜团,哪怕是联盟,甚至CYZ效应的源头,林升本人——
没有一个人能搞明白这个效应。
而且不仅是理解它的作用都很困难,甚至完全做不到搞明白它到底能办到哪些事情。
联盟里唯一对此的研究机构是CYZ效应研究所。
而这个研究所的前身,是TDD研发中心。
甚至那个时候,如果林升记得不错的话,联盟的名字他都还没定下来呢!
但是,随着联盟的发展,随着ZC-01阁下越来越掩盖不住的异常——
以及出于林升本人对于自己的好奇,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该效应,甚至搞明白它的原理。
CYZ效应研究所,一个就隐藏在核心层附近的一个隐秘层级就诞生了。
而该研究所的成员来源。
最初,他们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联盟初创时,那些参与到了对于林升本人研究的研究员。
然后就是研究层的各个部门,那些敏锐地发现了CYZ效应的异常的研究员。
总有些聪明人发现了它并不是联盟宣传的那样——
源自执行层最初发现的“永动机”的附属异常,源于一次对于时空结构的对称性破缺……
又或者来自对于APTX-4869的时间晶体转化过程,甚至是赤魔法对于双时间线的扰动效应……
几乎可以说,研究与探索层有多少部门,就有多少个部门的部长,在CYZ效应研究所的嘱托下,往数据库里不起眼的角落里,放入一堆绝对用该部门的理论解释得通的分析结果。
但是这些解释往往是一个“循环”解释。
如果你回过头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它就像地心说里的本轮和均轮一样——
非常准确,数据也都对得上,甚至想要借用它来做出一些成果也能够做到。
但是,只要一深入研究,问题就会出现。
不过,等到了那个时候,往往这些研究员通常已经将该部门的主要研究方向推至尽头了。
于是,他们就会面临三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加入执行层,然后在成为本部门的部长的同时成为执行层的顾问——
比如时间探究部的白子辰白博士。
第二个选择是加入CYZ效应研究所,或者一样有些神秘的叙事学部——
尝试直接研究或者了解该效应的本质。
又或者借助它来尝试了解和【工藤新一】以及柯南宇宙的本质。
以及第三个选择,遗忘掉这一切,忘记那个解释不通的东西,放弃掉那个横置在研究中的梦魇。
而一般而言,大部分人的选择的都是第一个选项。
虽然大部分时候,该部门的部长职位已经被上一个这么选的研究员给占据了。
所以那些新得到四级权限的现实主管、研究主管往往会选择“开枝散叶”——
比如时序部旗下的“时间线重构设计局”、魔法研究部旗下的“意识与梦境研究局”等等等等……
也许他们在自己实验或者研究的空余时间,依旧会抽空了解一下对于CYZ效应的研究进展。
甚至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几个最新的猜想或者实验流程递交过去。
但通常来说,探究该效应本质这件事就不是他们的主业了。
——这些人无疑是幸运的。
因为一直到现在为止,CYZ效应研究所,对于CYZ效应完全没有本质的进展。
实际上,研究所里最为常见的研究就是研究CYZ效应到底有什么效果。
这有点类似于对于万有引力的研究,只不过要更加的复杂。
就像苹果之所以会落向地面而不是天空,是因为有个力拉着它往下跑。
“那么我们只需要对比一下它对于我们给出的‘苹果’的影响就能大致得到CYZ效应的影响范围了。”
“首先,我们最先确定的是它具有一定的‘超时间性’和“隔绝性”,这一点也是能够TDD研发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当时,那名研究员就投影出一段实验录像片段。
“第一次实验开始。”
“记录完全由现实物质构成的计时装置、生物,和受到了CYZ效应影响下的计时装置、生物的区别。”
视频里,那名站在操作台前的研究员就将时序稳定仓的时衡流速往后调整了十倍——
稳定仓里,那个普通玻璃箱里的苹果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色,同时摆在一旁的钟表,上面的指针几乎能够旋转出残影来。
由CYZ效应构成的玻璃箱里,什么都没发生。
一旁的记录员低头看了一眼手腕上的TDD,玻璃箱内部的时间流速和戴上手表的他是一致的。
“第二次实验,增加至20倍。”
——结果没有变化。
视频里那名研究员的声音很明显的变得沉重了一瞬。
“准备第三次实验,增加到50倍。”
——结果没有变化。
后续的十几次次实验的结果都完全一致。
甚至立刻出现了更多的问题——
最后,视频里那名研究员的声音很明显的出现了怒意:“把时衡流速给我再往上调十倍!”
然后他立刻就得到了反驳的声音。
“不行,我们做不到,时衡流速倍数已经一千倍的峰值了,不能再增加了,否则稳定仓内部时空会有可能出现循环嵌套结构了。”
“那么,有没有人能告诉我。”
这名CYZ研究所的研究主管就将刚才实验的一系列数据投影出来。
他就向着周围的实验员发出自己内心的疑问。
“为什么玻璃箱上的CYZ效应没有被消耗?”
他同时调出行动层特遣队员在现实里的行动数据。
尤其是几次因为滞留现实过长,而使得TDD上的CYZ效应消失,行动人员被迫“重置”的行动数据。
“如果不是为了对抗时间线的时衡偏移,为什么TDD上的CYZ效应会消失?”
然后,除了CYZ效应的“不可削减性”,或者说“恒定性”的发现。
TDD真正让人维持自己时间线稳定的原理就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发现了。
毕竟,仅仅靠看一眼手上TDD指针的位置,就能维持自己在【循环】里的个体时间线的稳定——
无论怎么想,这都实在是很奇怪。
而且,既然CYZ效应能够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时间线问题并维持稳定,那么为什么TDD的使用时长会和使用者CS值高低有关?
“果然叙事学部那帮家伙错了!”
“我就说怎么可能依靠那么一点CYZ效应就能对抗时间线的重置效应。”
“TDD运行的关键在于利用CYZ效应对于CS值,也就是佩戴者意识的隔绝性。”
这很好理解,对于佩戴了TDD的行动成员,并不是CYZ效应帮助他们对抗了双时间线本身。
而是CYZ效应作为了一个佩戴者本身意识和外界事物交互的一个“记录器”。
它将佩戴者的意识独立出来,然后根据其“超时间线”随时将其投射到正确的时间线,或者说联盟记录的时间线中。
“因而,佩戴者状态一旦和作为记录器的TDD记录状态不符合,他的CS值就不会被立刻同步,CYZ效应会试图将其同步到下一个RSI值稳定的时间区域。”
“最后达成了在他主观视角看来,时间线维持稳定的结果。”
老实说,这个结论可是大大出乎了研究层的预料。
在对于执行层的结论汇报上,柳然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让我们把时间线真的当成线性来看待,那么个体时间线的延续,就好像他拿着一个毛线团一直往前走,身后留下的线就是他的历史轨迹。”
“循环和重置就像他要往前走时,突然发现平地上多了一个坑,正常来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掉进坑里再爬上来。”
“我们都知道,柯南宇宙时间线推进是按照节点来存档的,这个‘坑’就相当于存档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