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终点,顾烨薨(求月票)
第29章 终点,顾烨薨(求月票) (第2/3页)
烨,但当他们野心升起来的那一刻起,便已经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也好在这些人倒也还有点能力,且并未做的太过分。
这也让顾烨留了他们一命,只是将他们贬出了洛阳。
——朝野巨震!
顾烨的这次手段彻底震慑到了所有人。
这可是皇帝的从龙之臣啊,顾烨竟然没有半点的犹豫,连一丝忌惮都没有。
又岂会不让人感到畏惧?
自此之后,顾烨立刻便开始了朝堂的人事调动。
他通过朝堂官员的品性及才能,迅速打造出了一套围绕着刘俊的板底。
他的手段极为果决。
或许正是因为他也明白自己也撑不了多久,所以才会如此的行事。
在这种种的手段之下,所有人都清楚的意识到了一件事。
顾烨不是不懂庙堂手段。
以前的他,只是不需要去插手朝政罢了。
对此,顾易并未过多进行干涉。
对于政治方面的细节,他确实还需要学习。
顾易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去观察以及思考了,他能够清晰的感觉出自己在这其中的进步。
这种进步与制度落后并无关系。
而是思维——
就比如军事层面而言,顾易如今便可以根据地势想出其中的关键位置。
这种思维上的进步极为的难得。
至于政治同样也是如此。
虽然如今大汉的制度于现代而言落后的实在是太多了,但顾易本就有着现代人的视野,而随着思维的进步他也可以应用在现代之中。
顾氏最关键的教育一直都是言传身教。
而顾易也是其中的学生。
他会跟随着这一代代的能人,学习他们的能力与思维。
对于刘俊的性格,顾烨看的十分清晰。
虽然他如今已经彻底掌权。
不过却也并未越界。
他用了另一种方式来慢慢的给刘俊建立自信心。
面对各种朝政之时,他都会问问刘俊的意见。
在开始的时候刘俊还是一直说着“太傅做主便是”,但随着渐渐适应了之后他便也开始了尝试着回答。
其实在顾易眼中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事。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突然自信,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疯事。
但在沉思之后,他却也并未选择干涉。
北疆与岭南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动乱。
光凭着这一点便能够说明顾易所实行的制度已经渐渐的深入人心了。
至于大汉的未来如何.
顾易干涉不了。
若是当真能够让一个王朝万世昌盛的话,他早就已经让顾氏坐到那个位置上去了。
如今顾氏青黄不接人才难觅,大汉的未来如何,只能交给这个时代的人们。
要说顾易唯一干涉的,便是同样也通过顾烨留下了很多东西。
主要还是为了家族。
除却更加具体的改善祖训之外。
顾易便是在让顾氏子弟们的道德底线更为的灵活,并强化他们九州的使命。
他绝对不能让顾氏与单一的王朝绑定。
这是顾易必须要做的!
时间匆匆而逝。
其实当前的大汉朝堂也无需顾烨过多干涉,他只需要把控其中关键即可。
当然,顾烨同样也在关注岭南。
随着他离开岭南的时日渐久,岭南终是还是生出了一些混乱。
与顾易原本想象之中的混乱不同。
这次的混乱,并不是因为那些还没有彻底融入大汉的百越。
——而是迁徙过去的汉人。
总是有人会为了利益而发疯。
随着这些年来商路的开发,岭南之中有一些东西被抄到了很高的价格,问题的核心便出在这里。
在听闻此事之后,顾烨立刻便做出了反应。
对于岭南之地进行了更深的把控。
让顾易未曾料到的是,或许真的是因为心中再次生出了执念,顾烨的身体虽然仍是很差但就真的这样坚持了下去。
他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治理朝政以及教导子嗣之上。
根据刘谌当初对于朝堂诸臣性格才能的点评,他将一切都治理的井井有条。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整个大汉因为刘谌身死所生出的阴霾,终是渐渐消散。
虽然刘俊并未展示出什么能力。
但对于天下百姓们而言,顾氏摄政亦是一件让他们十分放心的事。
可.岁月无情。
就算顾烨的执念再怎么深,可又怎么可能一直坚持下去?
昌绪二年,四月;
文鸯病逝。
这个只恨出生太晚的大将,终是抗不出岁月的侵蚀,病逝在了洛阳。
相比于原本的历史,他其实已经变了很多了。
但终是无法避免掉这个时代武将的宿命。
这对于顾烨而言绝对是一个致命打击。
虽然当初特训文鸯是在顾易的操控之下才执行下去的。
但这个游戏的“操控”本就不是操控木偶,只是会让人心中生出对应的想法与行动。
顾烨对于文鸯的感情与家人无异。
甚至都要更加亲密一些。
当他亲眼看着文鸯死在了自己的眼前,无尽的悲意终是冲散了他的执念。
而以他身体现在的状况当心中执念散开的那一刻。
便已注定了他的结局。
冠军侯府。
朱甍碧瓦历百载而未改,檐角铜铃悬岁月悠悠,任四时更迭,仍岿然如旧。
刘俊神色匆匆,衣袍翻飞间已踏入府中。
“太傅!太傅!”
他急切的呼喊在回廊中回荡。
一推开内室房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床榻上气息微弱的顾烨。
室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房内的众人眼眶通红,泪水在眼中打转,早已忘了行礼。
此刻,礼节又怎比得上心中的悲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