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落伍的装甲战术

    第三十五章|落伍的装甲战术 (第3/3页)

兵坦克(T-35或雷诺R-35),缺乏机动性,遇到积极主动的敌人就会焦头烂额。

    只能说不愧是新生兵种,探索阶段想找对门路真不容易。

    原位面历史上,大战初期这么多列强只有德军选对了发展路线。

    装甲部队的运用方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后世网络上最喜欢争论的军事常识之一,时常与闪电战一起被神话,让人云里雾里。

    然而,其实质根本没有那么玄乎,一切围绕两大核心就是正确的思路。

    第一条原则:坦克拥有无与伦比的突破能力,地位超然,但没有步兵部队配合的坦克部队是脆弱的。

    第二条原则:集中运用坦克进攻时,其它兵种应该优先配合坦克部队。

    凡事要抓主要矛盾,只要依照两大原则发展下去,成果肯定八九不离十。

    既然坦克要跟步兵配合作战才能发挥最大威力,那么怎样让步兵跟上坦克?

    最佳解决办法是让步兵乘车走,乘坐卡车和装甲运兵车,如此便进行了摩托化和机械化。当然还有一种凑合的办法,就是让步兵外挂搭乘在坦克上。

    如此继续发展下去,侦察兵、工兵、炮兵也会自然而然的进行机械化,出现装甲侦察车、装甲架桥车、自行榴弹炮、自行高射炮等等。

    大方向对了,后续偏也偏不到哪去。

    在〈坦克!前进!〉一书中曾记载道:「尽管投入了三百辆坦克,但攻击失败了,己方损失相当惨重,缺乏掷弹兵造成了痛苦的恶果。」

    装甲兵的强弱决定一支军队的上限,而步兵的强弱则决定一支军队的下限。

    意识到情况不容乐观,商克决定自己来当引路人,争取在短训班就读期间撰写正确的装甲部队建设思路。

    在思考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趣事。

    不知道这个位面的德国人还会不会像历史上一样选对思路,曼不群、古不帅、隆不在、莫不攻现在正在做什么?

    还有德国人的老冤家俄国人,因为与原位面大相径庭,军官团肯定也截然不同,三驾马车还会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