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坑老丈人是挺爽,但也不能把老丈人坑死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坑老丈人是挺爽,但也不能把老丈人坑死了! (第3/3页)

一石了。

    可按照之前郑芝龙的说法,海外的粮食也就不到一两银子一石,便宜点的二两银子甚至能买到三石。

    再加上郑家愿意一力承担所有的运输费用,这些粮食的价钱足足比大明本地的粮食价钱便宜了四五倍!

    这可是四五倍的差价啊!

    回过神来,朱慈烺走过去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然后一脸欣慰的说道:

    “大舅哥,本宫替大明百姓谢谢你了,不过这件事情是不是要和岳丈大人商量一下?”

    大舅哥是很给力,但貌似大舅哥暂时还做不了郑家的主,所以朱慈烺不太确定大舅哥的话算不算数。

    倒不是他不相信老丈人,而是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他估摸了一下,真要是按照郑成功说的来,每运送一千万石粮食到大明,郑家最少要亏两百万的银子。

    运的粮食越多,郑家亏的也就越多。

    虽然坑老丈人家确实挺爽的,但也不能一下子把老丈人坑死了。

    毕竟以后还指望着老丈人的水师进行海上贸易呢!

    然而听到这话,郑成功却是笑了笑道:

    “太子殿下请放心,这点主臣还是可以做的!”

    “而且郑家这些年来依靠海上贸易也攒了不少钱,也是时候回报大明了!”

    虽然只和朱慈烺相处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但朱慈烺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让郑成功折服了。

    他知道眼前的太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大明最贤明的君王,所以他愿意为大明、为朱慈烺做一些事情。

    更何况他的妹妹已经嫁给了朱慈烺,他们郑家也算是搭上了大明这条船。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帮助大明一路走下去。

    而且临别之时,他的父亲郑芝龙也曾告诫过他,只要朱慈烺提出的要求不过分,全部都要答应。

    所以郑成功觉得这件事情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眼见如此,朱慈烺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片刻之后,朱慈烺这才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本宫也就不客气了,不过郑家如此忠心,朝廷要是没点赏赐的话未免也太小气了。”

    “这样,本宫替父皇做主,封几位大舅哥为四品游击将军、赐飞鱼服如何?”

    郑成功微微一愣,随后苦笑道:

    “太子殿下,臣觉得不可!因为臣有六个弟弟!”

    朱慈烺笑了笑。

    “那又如何?郑家如此忠心,当得起这样的赏赐!”

    郑成功听到这话,也就不再推迟了。

    “既如此,那臣代臣的几位弟弟谢过太子殿下,臣马上回去就写一封亲笔书信,然后送回福建,运粮的事宜也会马上展开。”

    朱慈烺摇了摇头。

    “等明天吧,运粮的事情虽然着急,但也没着急到这种地步。”

    “你今晚先回去写信,等明天册封的圣旨到了,带着圣旨一起送去福建!”

    郑成功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随即点了点头道:

    “那臣就先告退了!”

    “去吧。”

    朱慈烺笑道。

    就这样,大明未来的粮食问题总算是暂时解决了!

    在番薯和土豆在大明推广之前,这些海外的粮食就是大明的救命粮了!

    当然,朱慈烺其实也可以直接从系统空间购买,但是吧,系统空间里面的粮食价钱可一点都不便宜。

    综合算下来也要三两银子一石,而这些钱足足可以从海外买四石粮食了。

    所以朱慈烺宁愿直接从系统空间购买白银、再用这些白银从海外买粮食,也不愿意直接从系统空间买粮食。

    当然,如果到时候大明的粮食真的不够吃了,那朱慈烺也就顾不上这么多了。

    他只希望事情不要发展到这一步!

    紧接着没过多久,户部尚书倪元璐和内阁首辅薛国观终于来了。

    倪元璐自然知道朱慈烺召见自己是为了什么,毕竟那份折子就是他今晚送来的。

    但薛国观可就不知道了,此刻的薛国观多少有些茫然。

    朱慈烺也不废话,没等他们行礼就直接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多礼,随后直接将折子递给了薛国观。

    “先看看这个再说!”

    薛国观打开折子看了一下,随后眉头也皱了起来。

    作为大明的内阁首辅,他当然知道大明现在到处都在发生灾祸,只是没想到这么严重。

    更没想到竟然有二十万灾民正朝着京城而来。

    这要是不做点什么的话,那可就糟了。

    “两位有什么要说的吗?”

    就在这时,朱慈烺开口问道。

    “今晚必须商量个解决办法出来,不然本宫今晚就不睡了,你们两位也别睡了。”

    倪元璐稍作犹豫之后便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关于赈灾,朝廷自有朝廷的流程,臣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按照朝廷以往的规定来办就是了。”

    “除了调运粮食、开仓放粮之外,户部的银子还算充足,可以从商户以及富饶的地区购买一些粮食,应该可以解决眼下的困难。”

    说这话的时候,倪元璐还是很有底气的。

    毕竟前不久朱慈烺刚给户部拨了三千万的银子。

    要知道,户部已经一百多年没有这么阔绰过了。

    所以在倪元璐看来,这次的天灾虽然涉及的范围很大,但想要解决应该也不是什么难题。

    更何况谁都知道,除了户部的三千万两银子之外,内帑现在还躺着差不多一亿两白银呢!

    有这么多银子,什么事干不了啊?

    然而,朱慈烺听到这话却摇了摇头:

    “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每逢灾祸,粮食必然涨价,现在已经涨到四两银子一石了。”

    “这些钱拿出去买粮食,又能买多少呢?”

    “京城里现在虽然也有很多粮食,但如果想要救济所有的灾民,这些粮食又能吃多久呢?”

    “而且本宫总觉得这次的天灾可能会持续好几年,但靠这些粮食和银子,又能维持多久?”

    听到这话的时候,倪元璐和薛国观同时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的真没想这么多,他们想的只是先解决眼下的事情。

    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只能等到以后再说了!

    但是很明显,朱慈烺考虑的不止是眼下!

    而是大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