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回京

    第124章 回京 (第3/3页)

    尤氏则独坐窗前,望着窗外盛开的海棠出神。恰有一片花瓣飘到窗台,她轻轻拈起揉碎,红色汁液染在指尖,倒像极了血渍。

    而当贾珍的爱妾青莲得知了消息,正对镜梳妆的她,忽地折断了手中玉簪,望着镜中自己惊慌的眼睛,她忽然觉得,这春日的暖风里渗满了寒意。

    正是:

    昔日荒唐逞风流,今朝魂飞魄也丢。

    不是不报时候到,父子冤家要碰头。

    ……

    ……

    四月中旬。

    正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时节。

    这日神京东郊官道上,杨柳堆烟,杏花如雪,一队车马踏着满地落英迤逦而来。细看时,正是奉旨查办莱州盐枭周三魁的姜念一行。

    这行车马是由山东而来,自莱州府出发,经过昌邑县、青州、济南、德州,出了山东,然后经沧州、天津、通州,来到神京城东郊。

    想那两月前离京时,姜念只带着常业、齐剑羽、戴士蛟、蒙雄四人,为隐秘起见,俱是未着官服,悄然而去。

    而现在回京,姜念身边少了个常业,常业已在莱州担任新知府,却多了不少人,其中包括了李妍梅一家人、余兰萱一家人。

    李妍梅愿意嫁给蒙雄了,此事也得到了李芝益的同意。

    而余兰萱要做齐剑羽的妾室,此事也得到了余钟功的允许。齐剑羽乃是正五品的御前三等侍卫,且年仅二十多岁,前途不俗,长得又英武,且亲自救下了余钟功、余兰萱,得到了余兰萱的芳心,就连余钟功这位秀才和私塾先生,都愿让女儿做他的妾室。

    至于姜念,此番由胁从盐民中精心挑选了几个人品不坏、体能很好的带回来,可以培训成姜家护卫人员。

    “此番出京办差,蒙雄带回一个娇妻,齐剑羽带回一个美妾,我却带回几个壮汉,这一点都不像钦差男主角啊……嗯,下次再出京办差,我也得带美人回来了!”

    姜念心中好笑地想着。

    这时,姜念掀开车帘,望见了自家新宅的朱漆大门,那檐角飞甍在春日下泛着金光。

    姜念望着家门不由怔忡——虽近在咫尺,却因钦差身份,需得先面圣复命方能归家。

    “蒙雄,你先回家报讯,报完讯便再赶上来。”

    姜念说着解下一个香囊,这是元春的贴身香囊,两月前元春亲自系在他的腰间,内装平安符并一缕青丝。

    姜念将香囊递给了蒙雄,让蒙雄还给元春。

    蒙雄领命而去,马蹄踏碎一地柳絮。

    姜念则整了整官服,带着一行车马继续往神京城方向行去。

    此时,姜家新宅内。

    元春正与薛宝钗在东耳房里对弈,忽听外头一阵喧哗。

    抱琴提着裙角飞奔进来,喘着气道:“奶奶,蒙雄回来了!说大爷已经回京了!”

    元春手中的黑玉棋子一顿,双眸先是明光一闪,接着,眼圈却不禁红了。

    元春忙召唤蒙雄,薛宝钗则选择了回避。

    薛宝钗不比元春,元春已是有夫之妇,且是当家的主母,薛宝钗现在依然还是姑娘,还没有成为姜念的妾室,还不便轻易见外男的,纵然薛宝钗成了姜念的妾室,也不便轻易见外男。

    蒙雄将香囊呈给元春,道:“大爷适才从外头经过,因钦差身份,需得先面圣复命方能归家,请奶奶不必挂念。”

    元春接过香囊,从中取出了平安符并一缕青丝,看了又看……

    薛宝钗则站在了内院的牡丹池边,看着刚凋谢不久的牡丹池,蹲下身捡起两片残留的牡丹花瓣,成了皱巴巴的残红,心中暗叹:“元春姐姐与我等着大爷回来,这些牡丹却不等人的。好在,人平安回来才是要紧的,而花谢了明年仍会再开。”

    想到这里,薛宝钗仿佛发现,眼前的牡丹丛中,有新结的绿萼悄悄探头,似在期盼着姜念的归来,又似在期盼着来年的花开。

    正是:

    朱门深锁待归人,残红犹带旧时香。

    不是天公不惜花,只缘佳期未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