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请旨拿人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138章 请旨拿人 (第1/3页)

    姜念大步走出荣庆堂后,贾赦气得面皮紫涨,继续骂道:“真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畜生!竟敢在咱们府上这般撒野!反了反了!”

    贾政呆坐椅上,手足无措,只不住地摇头叹气。

    贾母怔了半晌,方才回过神来,忙命贾琏道:“琏哥儿,你快跟上去送送。虽说他年轻气盛,到底也是咱们家姑爷,别叫人笑话咱们失了礼数。”

    其实是忌惮姜念,认为姜念是个惹不得的主儿。

    贾母又转向元春,让元春近前,然后拉过元春冰凉的柔荑,温言劝道:“好孩子,你好好劝劝念哥儿,都是一家人,何苦闹到这般田地……”

    元春闻言,只默默拭去泪痕,低头不语。

    她心中百转千回。

    在她看来,她既已出阁,自当以丈夫姜念为重。此番薛家三千两黄金遭劫,她也赞同姜念的看法,认为多半是赖尚荣谋夺。可眼见娘家与夫婿闹得这般难堪,又教她如何自处?

    姜念出了荣庆堂,一路大步流星,穿过重重院落,径自出了荣国府大门。在门外石狮旁立了片刻,便见自家马车自角门驶出。原来元春不想让他久候,不愿耽搁,匆匆辞了贾母跟了出来。

    姜念见马车至,亲自上前打起帘子。元春在车内抬眼望他。两人四目相对,一个神色坚定,一个眼含忧思。

    姜念忽对车前董良吩咐道:“往东安门外帅府胡同忠怡王府去。”

    言罢方登车与元春同坐。

    董良应了声“是”,便扬鞭催马,车轮辘辘往宁荣街东街口行去。

    车内元春一惊,纤手紧攥帕子,迟疑道:“大爷这是……要请十三王爷过问此事?”

    姜念微微颔首,见元春杏眸微红,面上脂粉被泪水浸染,更兼愁云满面,不由心生怜惜。

    姜念轻舒双臂,将元春揽入怀中,在她耳畔柔声道:“此事闹到这般田地,原非我所愿。让夫人在娘家失了体面,实在于心不忍。只是三千两黄金非同小可,岂能平白被人谋夺?赖家那起子刁奴也忒可恶可恨,不可不惩治的。如今荣国府的老太太、岳丈既不愿依我之策,我便唯有直接借官府之力除了这家祸害了。”

    元春听他言之有理,却忧心忡忡道:“若请十三王爷过问此事,圣上多半也会晓得,一旦坐实了那赖尚荣的罪名,圣上是否会降罪到荣国府?”说着眼中又泛起泪光。

    这个时代最重孝道,元春贤孝才德,“孝”便体现在对贾母及父母的孝敬上,岂能不忧心父母家族?

    姜念轻抚元春的背,宽慰道:“夫人且宽心。荣国府根基深厚,又有太上皇庇佑,况且赖尚荣早已脱了府上奴籍,此番圣上该不会降罪荣国府。”

    这话倒也不假。想那贾珍、贾蓉闹出那等丑事,荣国府也只是名声受损,并未遭祸。只是不难想见,若赖尚荣罪名坐实,泰顺帝对贾府难免更添嫌恶,太上皇景宁帝知晓了,怕也要对荣国府生出不满。

    元春听姜念这般说,心下稍安,却仍不禁微蹙着眉头。

    ……

    ……

    姜念、元春离了荣国府后,那荣庆堂上的一番风波,早似柳絮随风,霎时间传遍了各院各房。丫鬟媳妇婆子们三三两两聚在回廊下、角落里,交头接耳,添油加醋,倒比那戏文还热闹几分。

    平儿提着裙角匆匆回到凤姐院中,但见坐月子的王熙凤斜倚在炕上,正就着缠枝莲纹碗吃燕窝粥。

    见平儿回来,王熙凤忙将碗搁在案上,急不可待地问道:“事儿如何了?”

    平儿上前,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道来。

    王熙凤听罢,先是一乐,一双丹凤三角眼儿弯成月牙:“好个姜姑爷!竟当堂当众那般斥骂大老爷,把大老爷骂得大丢体面!”说着以帕掩口,“嗤”地笑出声来。

    她早厌恶贾赦这个公公,今日见这个公公吃瘪,岂不畅快?

    又想起什么,王熙凤两弯柳叶吊梢眉儿微蹙,叹道:“只是可惜了!”叹着伸出三根葱管似的玉指轻轻一捻,眼中精光乍现,恰似猫儿见了鱼腥。

    她管着荣国府内宅,知道赖家贪婪肥几,也知道赖家颇有家产。若贾母、贾政此番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