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战略构想
第18章 战略构想 (第2/3页)
“好的,伦道夫,有你在,我放心。
另外我们都想听听你关于热线的设计,我们都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肯尼迪接着问道。
这才是今天最大的重点。
“热线”这个概念获得了广泛认可,绝大部分民众都认为两个核大国之间应该有个这玩意,避免人类走向毁灭。
所以才经历了猪湾惨痛失败的白宫,自然想要在国际上搬回一程。
热线是白宫官僚提的,这是白宫的功劳。
而找林燃来白宫讨论这件事,也是希望能够把整个计划讨论的更加清晰,对方可是这一概念概念的提出方。
“当然,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大家应该都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我觉得这能够降低紧张关系,避免人类毁灭的最后一道防火线。
我仍然持有这个态度。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无论是苏俄继续开始核试验,还是说我们也打算开始核试验。
其实本质上都是在构建一种核威慑,对对方形成威慑,告诉对方我有毁灭你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提到过核武器的作用是威胁而非实际使用。”
也不是,还是使用过。
唯二的两枚核武器都用在了霓虹。
炸之前霓虹民众对美友好度1%,炸之后霓虹民众对美友好度99%。
反思霓虹为什么对华国不友好的,可以参考一下阿美莉卡做了什么。
“我这次去欧洲参观之后,我认为可以把这个概念往前再推进一步,叫做核平衡。
我们和对方都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使得双方都有能力对对方进行毁灭性打击。
我们应该确保双方都接受相互确保毁灭的理念,也就是说双方都有能力在遭受核攻击后进行毁灭性反击,从而威慑对方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当大家都知道对方具备这样的能力,核平衡的概念被建立起来后,人类爆发核战争的风险才会大幅度降低。
而热线就是核平衡的最后一环,
大家可以把核平衡看做是一个天平,天平保持一个静止的状态,天平无论倒向哪边,都有可能造成局势失控。
它在中间静止才是最好的。
但现实世界,我们和苏俄的实力不可能完全一致,就像在沙滩上你不可能捡到两颗重量一模一样的鹅卵石一样。
更何况我们两边的核威慑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这种时候,要让天平保持平衡,最好需要两个人用手对天平施加力,让它保持住平衡。
热线就是起到这个作用,让总统先生和对方的领导人把手共同放在天平上。”
林燃的“热线”概念又进一步完善了。
这回他把核威慑概念进一步往前推进到相互确保毁灭(MAD)的地步了,这也是六十年代中期核平衡概念的核心理念了。
原本一直要到1965年提出MAD理念的现任guofang部长麦克纳马拉听完后觉得这个想法太精妙了,在繁复错综的现实情况下找到了一条难得的和平之路:
“总统先生,我认为林教授的提议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
这也有助于让全球民众认识到,阿美莉卡追求和平,希望在和平的基础上和苏俄竞争的决心。”
这话有点太假了。
前脚才搞出猪湾事件,后脚就说我们追求和平。
不过也不奇怪,能在白宫混的高级官僚,谁又没有唾面自干的本事呢。
观察官僚们的履历会发现,真正上过一线的反而比较希望和平,没上过战场一线的则会比较好战。
麦克纳马拉就是最好的案例,他在白宫任职的时候,他之前的履历只在陆军服役过,做的还是统计学工作。
所以后来他一手推动了越战,甚至还搞出麦纳马拉谬误这种典故出来。
麦纳马拉谬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描述过度使用数据评估事情的现象。
他相信可透过量化研究了解阿美莉卡在越战中失利的原因,他用量化数据,例如击毙敌军的尸体数量,来衡量战术是否成功。
老美也是麻了,在百越丛林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