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同寻常的味道
第35章 不同寻常的味道 (第2/3页)
没有反应过来。
过去安排工作好歹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也没离开过燕京。
而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未知数。
“主任,我想问下我要去哪工作?”
“抱歉,保密。”
“我想问下要去多久?”
“抱歉,保密。”
吴锡九作为在这个时代,22岁就能从麻省理工电子学专业硕士毕业,绝对的聪明人。
知道他想知道的,肯定都保密。
他抿嘴点了点头:“谢谢主任,我没有问题了。”
最后才轮到钱院长讲话:
“锡九,我知道今天是1962年的第一天,也不想在这个时间点打断你和你家人的相处。
但确实是国家有需要,不仅是你们,我也会跟你们一起去三线开始新的工作。
我相信你现在内心所有的怨言,当你看到工作内容的那天都会烟消云散的。”
三人配合默契,第一个说安排,第二个通过答疑的方式让对方知道事情的重要性,第三个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做一个心理按摩。
本身吴锡九会选择回国,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到钱院长的感召。
所以他点了点头:“好,我服从安排。”
他出去的时候,王守武给他打手势,低声想问下到底什么情况:“锡九,里面什么情况?”
吴锡九摇头:“你进去了就知道。”
包括王守武、吴锡九、黄昆、谢希德等一批但凡是在半导体、电路、计算机等方面有点造诣的华国科学家都被征召前往华国的内陆,西南边陲的攀枝花。
等到他们的将会是未知的命运。
这样的安排是一级一级的,他们由钱院长等人来亲自吩咐,其他的工作人员则有院里负责同志通知,但相对给的准备时间也会更加充裕。
几乎可以说是拖家带口,夫妻小孩一起在元旦这天千里迢迢从燕京直飞攀枝花。
尽管当下华国的3line建设还没开始,但已经有所谓小line3在打样了。
包括一些比较适合的地址都被地质部给选出来了。
几乎一刻都没有耽误,他们当天下午飞到昆明的巫家坝机场,然后再坐汽车前往攀枝花。
到攀枝花已经是晚上八点了。
原本给攀钢的基地被先拿来给他们用。
整个基地灯火通明,肉眼可见的被围的水泄不通。
几乎可以说三步一站岗了。
要现在U-2高空侦察机从上面飞过,一眼就能看出这地方的不对劲来。
好在这里是攀枝花,以当前U-2侦察机的续航飞不了这么远。
各个领域的专家们在放了行李后就要到这里集合,整个节奏异常紧张。
就好像有什么在背后催他们一样。
吴锡九在走进这座工业厂房前,回头看了眼周边,内心的怪异感愈发明显。
因为这地方很空旷,又很亮。
他作为物理学家,对光是很敏感的。
当下华国自主生产灯泡仅限于白炽灯,而且生产也集中在燕京、申海、羊城的国有工厂,生产设备要么是苏俄直接援助的,或者是自己仿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