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真的下雨了(求月票!)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40章 真的下雨了(求月票!) (第1/3页)

    郭院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两周时间大家慢慢意识到了计算中心的牛逼之处。

    大把的科学家来找他,希望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优先级提前。

    但每个人的都很重要,凭什么你的提前呢?

    那就麻烦他批个条子,希望能在自己的计算任务前面加上紧急的字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气象局递过来的计算任务会第一时间进行计算,可以说是备受重视了。

    毕竟这关系到全国的农业生产。

    甚至因为树莓派,给华国民众造成了一个集体性的错觉。

    那就是从62年开始,天气预报开始慢慢变得准确起来,大家慢慢养成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哪怕是农村居民,也习惯在村头等着听完天气预报再去睡觉。

    但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天气预报变得还没之前准,然后再慢慢变准的过程。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还能倒退的吗?

    其实这是因为树莓派是有寿命的,它的寿命结束,反应到外界,最直观的就是华国民众因为天气预报而形成了某种奇特的集体记忆。

    话说回来,郭院长说完后,涂长望连忙摆手道:“不,你误会了,院长,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当然知道科学院这边给了气象局最大的支持,我是想说计算中心的计算精度到底有多少?

    我好根据这个去排今年的工作。”

    涂长望想了想,他知道郭院长是文人,对理工科可能不是很了解,对他们气象局的工作那就更不了解了。

    他接着解释道:“院长,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的气象预测靠的是遍布全国的气象观测站,他们去记录数据,然后返给各地的气象局,最后汇总到我们这来。

    现在全国站点是262个,他们就像是一张网,一张覆盖全国的网。

    但这张网的网格很大,每一个格子的长度都在200公里。

    格子越小,那我们能够预测的也就越精准。

    现在我们可能只能做到,华北有雨,华东有雨这个程度。

    但如果我们把格子缩小,我们可以直接说申海明天有雨,或者燕京明天有雨。

    但并不是说格子越小就越好,格子越小,意味着对计算能力也就有越高的要求。

    而且建气象观测站是需要成本的,最起码的观测设备要配给工作人员,然后要有专人负责。

    所以我们需要找一个平衡点,就需要知道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到底有多强。

    我们才好去安排今年的工作,各地到底要加多少观测站,观测站要怎么布置。”

    其实华国此时的观测站点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密度分布不均匀。

    东部地区的密度是0.05到0.1个/万平方公里,而西部远低于这个数据。

    “所以能不能麻烦问下计算中心的同志们,到底他的计算能力能做到什么水平。

    最好是有个量化标准,比如说在四个小时内他们最多能够做完行列数是多少的矩阵运算。”涂长望恳求道。

    郭院长听完后知道这是刚需,他说:“你稍等我一会,我去帮你问问。”

    没过一会,郭院长就回到办公室,说:“阿美莉卡的计算机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能做到什么程度。

    但是你注意保密,这个事情别对外说。”

    听完后涂长望大致知道了,“好,多谢郭院长。

    这下我就清楚了。”

    郭院长接着说:“其实我推荐你们最好和其他部门合作。

    不一定非得专门建气象观测站,其他部门也能配合帮助你们进行观测的。

    像地方企业、地方政府之类的机构。”

    涂长望点头:“好,我会考虑。”

    他在回去路上一直絮絮叨叨,内心萌生了无数想法。

    不仅激动于气象局能够为全国民众提供更准确的预测,能够为农业生产起到更大作用,同时也是为华国在计算机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而感到由衷高兴和自豪。

    回到气象局之后,他只找了核心的科学家,然后大致说了下,他们后续的气象预测工作要全面对标阿美莉卡。

    这时候叶笃正说:

    “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