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东官中学

    第十八章 东官中学 (第3/3页)

东西却还很多,譬如大都会美术馆、弗立克收藏馆、北区一号公寓等等.....这些著名的建筑都没有现成的模组可买,必须自己设计,因此进度很慢。虽然离完成还很遥远,但是现在观赏就非常壮观了。他的课余游戏时间几乎全都贡献给了他的秘密基地,根本没什么时间交朋友。

    虽然林怀恩偶尔也会有种孤独感,可在周围,大家喜欢的都是KPOP、王者荣耀、网络游戏、偶像明星、二次元什么的,根本没办法聊到一起去,再加上能进东官国际中学的都是条件很好、成绩也好的学生,竞争和攀比的氛围很激烈,这种氛围下,对林怀恩这样内向腼腆的人来说,交朋友也愈发困难。

    不过对于习惯独处擅长自娱自乐的林怀恩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就连成长路上的小烦恼都算不上。

    独自一人的林怀恩跟随着人流下了教学楼,教学楼只有三层高,教室仅有六间,一班到六班的重点班都在这栋名为“盈永”的小楼中,另外六个班级则在旁边的“优聚”楼。高中的两栋教学楼在最下方,高中部六栋小楼呈阶梯状,两栋一行向上分布,其间种植着造型树和草坪,还有各色雕塑、水池别有情趣。

    午休的时候,穿着校服的学生们从教学楼涌出,就像是彩色的溪流,沿着台阶和绿植向下流淌。在东官中学就读的学生,家的距离都不会太近,一般情况都是在学校食堂或者校外就餐。学校附近没几步路步行五、六分钟就能到环球汇,那里除了购物,高端日料、西餐、中餐应有尽有,相比之下东官中学的食堂虽说还算不错,也有高端的可供选择,却还是不能与环球汇比较。对于有钱的东官中学学生来说,“环球汇”才是真正的食堂,学校食堂被戏称为饲养槽。

    “环球汇”距离学校南门比较近,和去食堂是同一条路。在教学楼与食堂之间有一条长廊混凝土浇筑的古朴长廊,长廊铺着黑白方砖,弧形穹顶吊着书籍状的廊灯,一侧是大理石墙壁和历史上著名先贤的雕塑,从亚里士多德到钱学森。另外一侧则是方形廊柱和弧形拱门,在阳光之下,廊柱和穹顶的阴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交叠出复杂精美的几何图案。拱门之外则是优美的校园园林区,错落有致的绿植掩映中,能看到运动中心和STEAM(数字图书)中心,由玻璃和大理石建造的运动中心和数字图书中心,在蓝天之下像颗钻石般闪闪发亮,与远处郁郁葱葱的笔架山交相辉映,仿佛这里是水泥森林中的世外桃源。

    林怀恩轻车熟路的穿过了走廊,走到快要到食堂的地方时,这里有处作为交叉路口的环形展厅。厅内不仅有学校简介、公告板、比赛和各项活动的预告板,还有一列优秀校友的照片与简介。

    每次走到这里,他都会情不自禁的停下脚步,扭头看向墙上的优秀校友的展示区。在玻璃公告栏的第一行右侧第一张,就是他母亲的两寸彩照。和其他人看上去很抽象的证件照比起来,林若卿的证件照也美到如同海报,精致清澈无可挑剔。彩照之下还有系列夸张的title,什么广南州协同委员、华国建筑协会常任理事、哥大建筑院客座教授...等等,相比之下华隆集团总裁反而不那么显眼。总而言之,夸张到令人咋舌的履历,将林若卿衬托的愈发超凡脱俗。

    没错,东官中学也是母亲林若卿的高中母校,新校区之所以和哥伦比亚大学有几分相似,则是因为哥大是他母亲的大学母校。而东官国际中学东岗新校区,正是由母亲设计,华隆建造。

    没错,东官国际中学的前身,东官中学曾是林若卿的母校,至今人们都习惯叫东官国际中学为东官中学,略去了高大上的“国际”二字。这是林怀恩选择东官国际的重要原因。

    当然,对于自小读三一男校的林怀恩来说,男女混校也是种强大而神秘的诱惑。

    就在林怀恩在环形展厅下意识驻足,看向母上照片的瞬间,有人拍了下他的肩膀说:“林怀恩,去食堂还是环球汇?”

    林怀恩吓了一跳,扭头就看见了体育委员孙泽辉、文艺委员徐睿仪和语文课代表谭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