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远、黛之约
第九十九章 远、黛之约 (第2/3页)
黛玉思量罢了,与紫鹃颔首,紫鹃便将个绸布包裹着的稀罕物奉了过来。
黛玉掀开绸布,便露出内中的稀罕物。旁人也就罢了,惜春惊疑一声,三春对视一眼,皆纳罕不已。
黛玉将此物送到宝姐姐手中:“这是给宝姐姐带的。”
“给我的?”宝姐姐笑着观量,便见手中是个五寸出头的精巧瓷人儿。那瓷人纤毫毕现,手中挥着团扇,面上噙着笑意,好似往前头花丛中扑彩蝶一般……怎地与陈斯远先前送给三春的那般相类?
黛玉就笑道:“闲暇时在扬州得来的,我一瞧就像是宝姐姐的,干脆带回来送与宝姐姐。”说罢又赧然与三春道:“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可惜这瓷人儿只一件,不然也不会单送了宝姐姐。”
三春对视一眼,顿时笑作一团。
黛玉纳罕道:“你们笑什么?”
探春笑着说道:“便是不用林姐姐送,咱们只怕也有了。”
迎春扯了黛玉的手儿,瞧着其满面费解,低声解释道:“九月里来了个表亲,说是闲暇时喜好摆弄瓷人,便送了我与妹妹们一人一件瓷人儿。瞧着倒是与林妹妹方才送的一般无二……”
“表亲?”
探春说道:“是大太太的外甥,名陈斯远,我们都叫远大哥来着。”
“斯远……”黛玉略略思忖,忽而笑道:“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想来这位远大哥家中也是诗书传家。”
一旁宝玉凑过来插嘴道:“我却认为出自《小窗幽记》其中一句:心静则明、品超斯远。”
惜春不解,探春笑着附耳说了两句,惜春恍然道:“宝二哥耍赖,陈继儒是前明的,林姐姐那一句却出自诗经。论先来后到,自是林姐姐说的在先。”
宝玉摇头晃脑道:“这可不好说,陈继儒姓陈,远大哥也姓陈,说不得本就是一家的呢。”
宝姐姐娴静道:“陈继儒为松江华亭人,这般说来后人一支迁去了扬州不成?”
宝玉耍宝道:“宝姐姐说的在理,待回头咱们问问远大哥,说不得他就是陈继儒后世子孙呢。”
迎春禁不住说道:“这话可不好传出去,平白给远兄弟寻个祖宗算怎么回事儿?”
正笑闹间,大丫鬟琥珀闪身寻了过来。到得内中屈身一福,笑道:“林姑娘,老太太、几位老爷、太太正在荣禧堂议事,打发我来请姑娘过去问几句话儿。”
黛玉心下纳罕,只当是过问扬州、苏州情形,因是便瞧了眼雪雁,后者紧忙与紫鹃寻了大衣裳为黛玉披上。
宝玉猴儿也似,一刻也不想离开黛玉,便说道:“商议什么事儿?不若我陪林妹妹一道儿去听听?”
琥珀笑道:“我可不好做主,正好老爷也在,要不宝二爷跟着去了,到时问问老爷什么意思?”
一听贾政也在,宝玉顿时讪讪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探春笑道:“宝二哥天不怕、地不怕,怎地这会子没了声音?”
宝玉嗔道:“前些时日挨了冤枉,到这会子还没洗清呢。老爷定是听了去,我这会子过去岂非找不自在?不去不去。”
黛玉也不理他,与三春、宝钗作别,领了紫鹃、雪雁,随着琥珀便往荣禧堂而来。
出得垂花门,往东过了穿堂,折向北进了仪门,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前行,进得抱厦里。琥珀忽而停步道:“只林姑娘一个人儿进去就行,你们两个留在门外候着吧。”
琥珀是一等大丫鬟,紫鹃是贾母派到黛玉身边儿的二等丫鬟,因是紫鹃紧忙听了吩咐。雪雁从小随着黛玉的,虽放心不下,却也只好停在抱厦等候。
却说琥珀领了黛玉入内,转过屏风,黛玉观量一眼,便见贾母、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贾琏、王熙凤都在,贾政下首还有个陌生少年坐在凳子上。
黛玉娉婷而行,到得堂前一一见礼。
陈斯远搭眼观量,便见其十来岁年纪,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虽身量未成,却难掩仙姿佚貌!
无怪薛大傻子那厮瞧了一眼身子都酥了,林妹妹果然是绛珠仙草转世!
待黛玉嗫嚅着转向陈斯远,隔着贾政的大老爷贾赦道:“这是大太太家中外甥,远哥儿。序庚齿,合该叫一声远大哥。”
黛玉便娇滴滴唤了一声‘远大哥’,随即屈身一福。
陈斯远起身还礼,沉声道:“见过林姑娘。”
俱都见过礼,黛玉这才看向高堂上端坐的贾母。
贾母便道:“玉儿,今儿个唤你来,是有一封信拿不准。你且瞧瞧,究竟是不是如海的笔迹。”
黛玉低声应了,上前几步。凤姐儿便将手中信笺送到黛玉面前。黛玉接过,铺展开来观量,只观量一眼便眉头紧蹙。
那信笺不长,黛玉不大一会儿便瞧过了。她却不曾放下,更不曾观量陈斯远,只目光盯着信笺暗自思忖起来。
其父林如海过世之前,唯有两桩事放不下。一则是黛玉的婚事,既怕林家宗亲将黛玉养死了,也怕贾家生出不轨之心;二则便是林家宗祧!
庶弟夭亡,其父林如海虽发誓不娶,可却不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