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这就进部了?
第39章 这就进部了? (第3/3页)
明白,赵有禄上任以来从未离开江宁,与那范文同连面也没见过
曹振镛密折亦说赵有禄并无盗卖库粮牟利,当地百姓、粮商、船工皆可做证,如此看来,这范文同乃是诬告上官,既然如此,赵有禄怎么会做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蠢事呢?以奴才看,怕是有人担心这个范文同会连累于他,这才下了黑手。”
和珅虽未明言,但在场哪个听不出来他实际想说的是安徽巡抚朱珪在杀人灭口。
分析的也极有道理。
福昌的专折虽未有“定性”说法,但通篇看下来并无对赵有禄不利的只言片语,由此看来,福昌多半也是相信赵有禄无辜。
赵有禄若是无辜被人诬陷,那摘参于他的安徽巡抚朱珪究竟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未必不是大忠实奸。
老太爷哪里不明白和珅的意思,然而却未如和珅所愿拍案而起,命有司将朱珪缉拿进京着刑部问话,而是将视线落在刘墉身上:“刘墉,你怎么看安徽的事。”
刘墉叫老太爷这话弄的脑袋有点大,范文同之死明显是杀人灭口,杀人的无非两个,一个是被摘参的赵有禄,一个是摘参的朱珪。
因为二人都有动机弄死范文同。
如果赵有禄的确干了不法事,肯定希望范文同死。如果他没有干不法事,那么冒然上奏摘参赵有禄的朱珪就得盼着范文同死。
明知和不知的性质可是一个天、一个地。
然二人也都没有动机下这黑手。
诚如和珅所言,杀范文同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蠢事。
智者所不为也。
那叫刘墉怎么说?
说朱珪干的,嘉亲王那里怎么办?
说赵有禄干的,和珅肯定饶不过他。
那谁干的!
福昌的折子说的很明白,范文同是被人勒死后再悬于屋梁,摆明他杀。
刘墉急中生智,竟道:“回皇上话,臣以为当前安徽首要是救灾,所谓救灾如救火,其它事都可以先缓一缓。”
两边都不得罪的和稀泥回答。
和珅心中微哼一声,表面看刘墉是谁都不得罪,实际仍是偏向朱珪。
因为不管是曹振镛还是福昌,亦或两江总督孙士毅,都说赵有禄是好官清官。偏朱珪老唱反调,也是朱珪摘参于赵有禄,更有可能是朱珪发现范文同诬告害怕连累自己,这才选择杀人灭口,因此板子就得打在朱珪屁股上。
结果你刘墉和稀泥缓一缓,缓到最后便宜的不还是朱珪么。
又见老太爷似是仍不肯拿下朱珪,和珅只得道:“主子,范文同一直被代理安徽布政使荆道乾看管,结果却在荆道乾眼皮底下被人杀死,奴才觉得此事荆道乾难逃干系。”
退而求其次先拿下荆道乾再说。
荆道乾本是要往山东任职的,是朱珪上书朝廷留荆道乾暂代安徽布政一职,理由是协助巡抚救灾,实则是朱珪想让荆道乾成为自己在安徽的左膀右臂。
和珅能成全朱珪么?
巡抚和布政皆是一省要员,没理由便宜永琰一党。
老太爷看了眼和珅,终是有了回应,命传旨荆道乾回本职当差,即解除荆道乾代理布政一职。另命福昌继续彻查,务要查清范文同之死真相。
这就是顺着和珅心思的决定了,和珅一喜,大着胆子又道:“主子,赵有禄遭朱珪摘参,现时摘了顶戴于粮道衙门待审,奴才以为其对救灾甚有章程,又做了几月粮道,所谓人材难得,不如叫他先以粮道身份替主子做些事,也能造福一方百姓.就这么关着待审有些不妥。”
“是有些不合适,和珅,拟旨。”
老太爷身子微微直起,“着赵有禄暂署安徽布政,兼管江安粮道、徽宁池太道,原有兼差皆一体交卸,吏部另择员遣用。另传旨赵有禄,就说朕说的,救灾固然重要,防乱更加要紧。”
话音未落,刘墉眼珠子都要突出来了,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呐!
本朝何曾有过二十出头的藩台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