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公主的计划

    第二十一章 公主的计划 (第3/3页)

好报答我,让我来日与他相见时,一如当初与他分别时的少女模样。”

    ……

    一只鸽子被松绑双羽,从经幢间腾空而起,飞向夏日晴空。

    几个步伐敏捷的侍卫,立刻自密林深处现身,护送他们的公主殿下回府。

    少顷,不远处传来独特的鸟鸣,知会留在原地的沈琮,山路上无异样。

    沈琮将公主侍卫们事先准备好的草药筐,系在马匹一侧,才翻身上鞍,放了马速,疾驰出慈云岭。

    耳畔风声呼啸,沈琮踟蹰了片刻,便转而往凤凰山南麓奔去,直到离凤山县衙附近。

    未时末刻,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县衙前却人头涌动,比赶集和看花魁行街还热闹。

    江夏王的嫡长女、圣上的堂侄女啊!

    比永平公主也就差那么一小点的金枝玉叶,一夕之间沦为罪眷,进了教坊誓死不从,被拉到衙门前示众。

    如此好戏,钱州的平头百姓,怎么舍得不来围观。

    沈琮虽离人群尚有百步,但因坐于马上,仍能看清,那个靠着覆盆莲花石墩子的年轻女郎。

    江夏王刘映,与王妃感情甚笃,子孙缘却来得较晚。

    王妃头胎产女时,刘映已过而立。女婴出生没几个时辰,眼睛还半睁半闭着,便会抿起嘴角笑,王爷王妃爱得不行,给她起名刘颐,小名“解颐”。

    沈琮记得,庐山白鹿洞书院升级为国子监、刘映执掌祭酒一职时,刘颐约莫十岁。

    江夏王府自有专门的“师傅”与“文学”,教习、侍从王府子弟,但刘颐常跟着王妃,来书院的女舍。那些父亲是五品以上官员、故而可以入国子监读书科考的小女郎们,都很喜欢这个漂亮又聪慧的王府明珠。

    也正是在那时,沈琮与刘颐的侍女相遇,继而情起,直至成为暗夜里坚持的夫妻。

    沈琮一动不动地坐在马背上,望着同样纹丝不动的刘颐。

    刘颐的身边,摆有一只木桶,里头堆了几块从凌阴运来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