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长治开战

    第23章 长治开战 (第3/3页)

到宋部长或者俞飞鹏地方,那更是自寻死路。

    只不过,沈复兴有一点好,王耀武、霍揆彰、邱清泉、薛岳等人的物资,他是绝对不会动的。

    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他还是分得清楚。

    所以他这话说的没错,有限的物资,有限的分配,很合理。

    只是老王悄悄提醒:“那边.要不算了?”

    沈复兴摆手:“别小家子气,到时候登报说我破坏合作,这样,物资直接转运长治,就在城外,公开让对方来领取。”

    戴安澜表示可以:“如此光明正大,是最好了。”

    见问题解决,沈复兴作势就要离开。

    “这就走了?”

    戴安澜还想挽留,沈复兴却直接摆手:“没空,新乡那边也开打了,太行山两翼,我全权负责,要是打得慢了,怕是影响薛长官。”

    “哦,对了,给你送了100门迫击炮,没在编制里面,嘴巴紧一些。”

    副官刘志悄悄在戴安澜耳畔问道:“这也是劫来的军资?”

    啪~

    戴安澜给了他一个大逼兜:“闭嘴,这是山里长出来的!”

    看着沈复兴远去的背影,戴安澜知道,他是不愿意干涉自己指挥!

    “走!指挥部前移,让6团1营与炮营跟我上去,咱们要给这108师团,一点颜色看看!”

    4月6日

    黎城失陷,第17师被迫后撤休整,第47军且战且退,前往潞城防守。

    廖肯请示沈复兴后,将第17师安顿至后方。

    第47军2个师此时不足万人,枪支.不足5000!

    军纪涣散不说,抵抗意志也不足。

    但这并不能怪士兵,诶~

    经过调整,第47军继续后撤,戴安澜亲自接待,并要求对方整顿军纪,严禁劫掠地方。

    此时,【晋城三日】整顿完毕,王博带着一连士兵杀气腾腾的赶往长治。

    而身后的晋城,如今已经留下了他的传说。

    只死了三个人,但却让晋城彻底进入战时体制,光是民团就编练了2个团,超过2500人。

    此刻正前往新乡,与新乡保安团互换驻地。

    4月7日

    李家钰整编部队,加上戴安澜为他补充的兵员,凑齐12000人的长治守城部队,准备与日寇进行决战。

    4000把大刀,7000支步枪,全面接受税警团巷战培训。

    4月8日

    廖肯率第5团二营、炮兵连1300余人进驻由700名囚犯构筑的【复活工事】。

    王博规定,工事竣工后,囚犯分成两组,按照各自分段检查。

    检查合格的,被检查囚犯当场释放,检查者继续留下。

    检查不合格的,检查者释放,被检查者留下。

    若检查者的工事不合格,照样留下。

    如此以来,700人竟只有50几人得以离开,但工事交付廖肯后,却得到极高地赞誉。

    4月9日

    2000余人的黑水支队连续鏖战后仅剩下千余人,在得到108师团一个大队支援后,重整旗鼓,进犯长治北门户:

    潞城!

    这一日,廖肯亲自来到前线观察哨。

    看着缺乏重武器,也缺乏坦克、卡车、重炮的第5团,他摇头苦笑,点起一支烟:“他们都看不起我,偏偏我也不争气”

    “报告,日寇来犯”

    见传令兵说话说一半,廖肯踹了他一脚:“赶紧的!”

    “对方好像没发现我们大摇大摆就来了。”

    廖肯猛地丢下香烟:“小鬼子,你特娘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