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民国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

    第29章 民国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 (第2/3页)

力量仿佛被抽走,挺拔的身形竟然变得有些伛偻,缓缓离开作战室。

    赵戴文与众人对视一眼,齐齐来到桌前,想知道为什么一力避战求生存的阎锡山突然失落离开。

    赵戴文离得最近,拿起那份【告山西军民书】一看,不自觉的念了起来:

    “三晋大地自古名将辈出,多慷慨之士,自先轸始,犹有廉颇、卫青、薛仁贵等一代名将,更有霍去病、李存孝这般堪称军神。”

    “自民国十六年,阎都督高举三民主义大旗,宣布北伐”

    “民国二十六年,日寇悍然入侵,三晋子弟奋力抵抗,有忻口、太原大战震慑日寇。”

    “然,日寇之凶残,难以言表。”

    “民国二十六年9月9日,阳高城惨案,百姓惨死600余人”

    “民国二十六年9月12日,天镇城惨案,百姓惨死2300余人”

    “民国二十六年9月22日,灵丘城惨案,百姓惨死600余人”

    “民国二十六年9月28日,朔县城惨案,日寇屠城,百姓惨死3800余人”

    “民国二十六年10月2日,宁武城惨案,日寇再次屠城,百姓惨死5000余人”

    “民国.”

    “民国二十八年3月,日寇扫荡山西屠戮40000余人”

    读到这里,赵戴文深吸几口气,他似乎有些理解阎锡山的离开。

    光是这份告书,但凡有血性的军人,就不可能忍得住,可他看到后面,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沈某惭愧,无法写出这每个遇难百姓的名字,可沈某知道,他们都是你们的兄弟姐妹,是你们的父母妻女,是你们的挚爱亲朋”

    “老宅的门口,再也没有了那个倚着门框,日夜盼你回家的人.”

    “家乡的田间,再也没有了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

    “村里的老槐树下,再也没有了奔跑嬉戏的孩童.”

    “再也.再也没有了母亲那伛偻的身影,对你轻声唤着:儿啊,该吃饭了。”

    “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民国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

    “复仇!复仇!复仇!”

    完了,彻底完了。

    作战室的人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但凡还有良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