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军改下的虞都(4)

    第六十五章 军改下的虞都(4) (第3/3页)

,有人执行,有人落实,离开了人,政策再好,落不到实处去,那都是无用的。

    而在这幅员辽阔的大虞,往往政策的发起与推动,就不是一项两项,这是很多项同时在进行的,只是这又牵扯到了不同领域,而各领域的情况又不一样,所以出现碰撞就是在所难免的。

    怎样磨合好,这才是关键。

    “南军所辖左右两翼,诸校尉部,两直属营,进行的名册登记,今下进行的怎样了?”在一众人的簇拥下,楚凌走在中军核心地段,对身旁跟随的张恢询问道。

    “禀陛下,此事还在进行着。”

    张恢如实禀道:“因为主力大营,诸分守大营的勘探及明确,还有上述诸处的调整,此事想要彻底定下,恐还需一段时日。”

    “此事要抓点紧。”

    楚凌听后,伸手对张恢道:“朕知卿的压力不小,但此事必须要重视起来,一个是有司徽根据名册,打造铁制铭牌。”

    “卿是上过战场的,知道战争的惨烈。”

    “往往一场仗打下来,战死的儿郎,很多都是不全的,这在平日里不算什么,通过繁琐的名册查寻,就能找到对应的人。”

    “但战场局势千变万化,在没有把敌人彻底打败前,这是不敢有丝毫松懈的,更别提去做这些事情。”

    “铁制铭牌,就是为解决此事,战死的儿郎,是为国朝而牺牲的,不能叫他们没有名分的死去。”

    讲这些时,随驾的羽林官,低首上前,将一枚铁制铭牌,从脖子上取下,递到了张恢跟前。

    张恢惊诧的接过铭牌。

    在看到铭牌上撰写的姓名,籍贯,身高,军队等字样后,张恢的心底掀起涟漪,张恢是经历过战场的,对于这个牌牌,他是知道其用处的。

    这不知能用于找寻战死将士的来历,关键是还能对潜伏的细作进行甄别,这看似是不起眼的,可是用途却是很大的!!

    “当然,进行名册登记,不止是为了此事。”

    楚凌停下脚步,看向张恢道:“朕有意在九门提督府、南北两军、兵马司等处,推行一项新制,即军饷发放改制。”

    “今后,上述各处军饷,按月发放,不过对应的军饷,不再以实钱发放,而由有司在民间找寻可靠,有信誉的银号代发。”

    商储银号?

    只是听到这里,张恢就想到了一处银号。

    该号在虞都,在京畿风头很盛,关于该号的来历,可谓是众说纷纭,虽说很多人探不到该号的底,可却知道一点,该号的背后能量很大,不然断无可能有今日之势。

    “陛下英明!!”

    想到这里,张恢立时作揖道:“真要能促成此事,就能从根子上解决喝兵血,吃空饷的积弊了。”

    “别急着说这些。”

    楚凌摆摆手道:“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繁琐,毕竟牵扯到了钱财,对于当兵的,想要的很简单,吃饱饭,拿足饷,这本该是他们应得的,朝廷也是这样定的,可是呢,因为有一些败类,导致这反倒成了奢求。”

    “朕既然是大虞天子,他们既然效忠于朕,效忠于大虞,朕就必须要把此事解决,不给任何人钻空子的机会。”

    张恢没有说话。

    其实喝兵血,吃空饷,杀良冒功……上述种种现象,朝廷不是没有出手整顿过,可往往就是好了一段时间,就跟着死灰复燃了。

    这玩意儿除了严抓,没有别的办法。

    如何从跟上解决,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楚凌就是知晓这些,所以就想着把一些东西,从军队实际流动摘出来,牵扯到军饷发放,楚凌就是想通过商储银号,来解决统兵将校实际控制这个的根底。

    当然,这不代表此事就能彻底解决。

    谁能保障,商储银号内部,就不会有人动心思?

    不过相较于这些,让军队不再有这些,是对楚凌有益的,至少军队不会因为这些,就出现空额,以此确保军队的整体战力。

    至于商储银号,谁要真敢动心思,即便他们隐藏的再好,这也是有痕迹的,只要有蛛丝马迹在,就不怕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