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秋斩刑场,季节大促
第167章 秋斩刑场,季节大促 (第3/3页)
立志戒酒,将贴身的酒葫芦埋在了桃树下。
摩挲下巴,徐青琢磨着等哪天开辟了五味识,能食五谷酒味时,就把那葫芦挖出来,好生痛饮一番。
九月初,天作织机,云作布,秋雨如绵密针脚,均匀的斜织着。
今日是秋斩的日子,不知从哪朝起,凡是刑狱刑杀,需弃市斩首者,除却罪大恶极即刻问斩的,其余死囚均会定在秋冬季节处斩。
对此司天监节气论中也有解释,说是秋冬季节神灵潜降,死囚问斩后,天人感应,会将这些因刑杀心生不满的怨鬼阴魂拘到幽冥国土,再行复审。
此谓阴阳双判。
除了这种玄乎其玄的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则是秋末正值农闲时节,百姓有更多时间聚集闹市口观看行刑,朝廷正好能借此机会震慑那些心存不法之念的宵小之徒。
再有就是九月天气渐渐凉爽,有利于尸体保存,若是在酷暑时节,尸体许是刚刚处斩不久,就会腐臭有味。
总之,秋斩不是个吉利的日子,在这一天,会有想要去刑场蘸馒头吃的愚昧百姓,会有胆大包天劫法场的人,也会有许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客
不过相比之下,更多人会刻意避开闹市口,不会去那秋斩刑场凑热闹。
徐青则是独立于所有人之外的另一类‘群体’,秋斩这一天对他而言,无疑是他一年中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这一日怕是没有谁会比他更开心了!
秋斩这一天,徐青早早换上给人做法事时才会穿的白底灰袍。在他手里还拿着一个长幡,上面写着秋斩特惠,送葬埋人一率半价的字样。
那些被刑杀之人,有些会有家属找人收殓尸体,徐青身为临河丧葬行当的扛鼎之人,必然要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将所有潜在客户发展过来。
所谓秋后问斩,秋斩至少持续两个月,若死囚众多,一直行刑至腊月的也不是没有。
徐青顾不得吃饭,手里揣两根蜡烛,胡乱对付几口,便乐呵呵的往菜市口赶去。
开斩第一天,人头数最多,天刚蒙蒙亮,徐青就早早来到菜市口,提前把那招揽生意的幡子插在了刑场旁。
有提早过来归置刑场的捕快正在那儿搭设监斩台。
为首的捕快是赵中河的侄子,他见徐青在那插幡子,便赶上前来问话。
“徐掌柜,您这是?”
徐青伸手摸了摸自家的广告幡子,笑呵呵道:“今天这不是听说秋斩吗,我寻思自个也是临河的一份子,这不就过来帮忙收收尸,殓殓容,送送葬什么的,你们忙你们的就是,不必管我”
若是以往,赵元指定会觉得这人有什么大病,哪有来刑场拉生意的,这不胡闹吗!
但怎奈徐青不是第一天干这事,以前没秋斩的时候,这人也没少外出拉客,那城门口的布告栏上,现在有一半都是丧葬出殡的告示。
衙门里的人早见怪不怪。再者,如今有这么个人来刑场上拉客,也不见得是坏事。
“你把这幡子插这,别人能看见吗?”
赵元瞧了瞧那一人高的幡子,拿手比划了下,不比自个高多少。
“这不是想着怕影响到衙门秋斩,不敢太过招摇,也就没做太高。”
赵元闻言大咧咧道:“嗐!这有什么,衙门都是自己人,你即便高些,哥几个还能给你拆了不成?”
“得嘞,有兄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此时光顾客气的赵元完全没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呵呵一笑,转身便又去操持起了刑场杂活。
等到忙完一切,赵元领着兄弟们打算回去吃口饭时,就瞥见刚回去仵工铺的徐青又拿了一卷红布和两根竹竿过来。
“徐兄弟这是?”
“哦,这不想着那幡子太矮,我就寻了根竹竿,看看能不能撑高些。”
瞧着那丈五高的竹竿,赵元内心莫名有些发虚。
可想到自个刚刚拍胸脯应承下的事,赵元还是按下了心里的那点不安。
“行,徐掌柜您忙着,我和兄弟们去吃口饭,不然等下监斩就该没胃口了。”
目送衙门一班衙差离开,徐青解开红布横幅,两头套在两根竹竿上,用绳带勒紧绑好,接着便将竹竿牢牢的插在刑场前。
肃杀的秋风拂过,红布横幅上‘仵工铺秋季促销大回馈’的字样格外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