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再临洛邑

    第282章 再临洛邑 (第2/3页)

个时期的墓葬,甚至说是什么类型的墓葬,在这些盗墓贼的心里,就会很快的出现了一组数据来,就连现在我们的一些考古学家用的铲子,也是后来从这些盗墓贼发明中,引进来加以改进的,所以说这些盗墓贼才是真正的资深专家。

    新华夏成立后好多盗墓贼洗手上岸了,然后有一部分人被国家吸收,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员,他们为华夏的考古事业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艺兴脑子里想着这些盗墓贼的事,飞快就来到了洛邑的上空。张艺兴用意念锁定方向,直接向“华夏帝王谷”、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邙山陵墓群飞去。

    张艺兴知道,邙山陵墓群,是华夏最大的陵墓群遗址,也是埋葬华夏帝王最多,最集中的一个地方。

    张艺兴驾驭飞梭在洛邑东北一带临近黄河南岸,连绵一百多公里,沿着整个面积大约有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邙山上空慢慢的飞行着。

    张艺兴鸟瞰着这地势险峻的邙山,自古以来邙山也就是洛邑一道天然的屏障。同时自古以来邙山也是人们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

    由于邙山地形十分空旷,土质层紧密又深厚,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局,完全符合天地玄黄风水学的陵墓选址标准。

    张艺兴慢慢的在邙山的上空飞了一圈。看到了这个历朝历代帝王显贵,都以长眠于邙山为荣,更有“生于苏浙,死葬于邙山”的悠久说法,

    洛邑邙山古墓群数量达十几万之多,其中历代帝王有二十多位,王侯将相更是难以计其数,甚至传说当时早已无卧牛之地,到处都是墓葬穴墓。

    从古代汉王朝再到盛唐时期,洛邑一直都是华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因为如此,致使得洛邑经济发展无比繁荣,文化底蕴也越来越深厚的洛邑,成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争相咸集于洛邑,鼎盛时期洛邑人口超过百万之多,所以邙山这样被世世代代相传的风水宝地,自然成为这些王侯将相们死亡后的墓葬不二之选的地方了。

    虽然邙山古墓群众多,现在可以说是十墓九空,好多都被盗墓贼给挖空了。

    唐代诗人王建曾经说过:“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唯有黄金无处买”。

    所以说一直都是寸土寸金的邙山中,不仅埋葬了各个朝代的帝王,还有各类王侯将相,历史名人。同时也造就了从古至今的一大批盗墓贼发了家,致了富。出卖了祖宗和灵魂,一直都有一些盗墓贼和国外的一些势力,内外勾结,把华夏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贱卖到了国外……。

    张艺兴心里想想也很气愤,发誓一定要将这伙势力一批一批的铲除。

    张艺兴考虑现在是白天,山里有些人是探险的,采药的,五花八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在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山里,自己也不好分辨哪一伙人,就是盗墓贼在踩点准备对古墓下手了。于是张艺兴决定白天先找一个地方修炼,晚上再说。

    张艺兴就驾驭飞梭,在这座海拔仅有300米左右的邙山最高峰降落下来。收起飞梭,张艺兴就找了一块很平整的地方盘膝打坐修炼起来。

    随着张艺兴的功发运转周天,他能感觉到从邙山四面八方有微弱灵气,向他的身体里不断的涌来。于是张艺兴心念一动,从空间里又取出来两块中品灵石,分别握在两手之中,继续开始他的功法运转。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夜幕就降临了,张艺兴发现两手中所握着的两块中品灵石,早就已经灵气消耗殆尽,变成了粉末,张艺兴随手一扬,粉末灰尘就洒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