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4 渤海高三十五

    0264 渤海高三十五 (第3/3页)

轻困苦时期给予一定的帮扶,来年其人回忆起这段岁月来,写首诗歌来遥寄自己,想想也是美滋滋。

    州府这里一副人事乱糟糟的情景,既然王昌龄等人被放出来了,张岱也就不再留在这里添乱,于是便引着众人一起离开州府。

    他们一行人走到州府门前时,正遇到另一队人马向此而来、于府前下马。

    其中为首一个张岱瞧着有些眼熟,略加思索后便想起来此人乃是宇文融的一个下属,就是之前在洛阳去宇文融家做客时,给宇文融牵马的那一名监察里行,名字叫做高琛。

    “下官高琛,见过张公子。”

    高琛见到张岱从州府内走出来,便也连忙入前作揖见礼。

    张岱停下来望着他笑语问道:“宇文使君遣你入此?有何交代?”

    “前源使君家奴入州告事,宇文使君知事后不免痛心疾首,不意汴州州事如此混乱。今遣下官至此,也并非应源使君所邀,而是以河南宣抚使告裴使君事宜秉公处理。”

    高琛乃是宇文融心腹,对于一些事情也了解颇深,并没有因为张岱一介白身而小觑他,反而认认真真的解释一番。

    张岱听到这话后,便知道宇文融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源复了。倒也不是其人过于势利现实,而是这事本身就很难办。

    宇文融的消息渠道显然不止源复一处,而今裴伷先所查出来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一旦宇文融再想强行保全,只怕就连自己都会大受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切割,也是有利于保存实力的。

    更何况日前宇文融就因张岱的提议而大为心动,所以他此际派遣高琛到汴州来也不是为的保全源复,而是为的和裴伷先交流沟通一下对于汴州人事后续的处理方案。

    张岱只负责点炮,倒不负责善后,不该自己过问的事情过问太多难免会遭人厌烦。所以在了解到宇文融的态度后,他便摆手示意高琛入府去,自己则和同年们继续往外走。

    “堂兄……”

    两方人交错行过时,张岱身后突然响起一个问候声,他转头向后望去,见到竟然是高适在向高琛作揖见礼。

    高琛在见到高适后也是愣了一愣,旋即眼神中闪过一丝厌恶,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回应便径直行过,可当他走出几步后又回头看了眼站在张岱身后的高适,才又开口唤道:“三十五郎,你过来一下。”

    两人向门厅内避了一避,高琛才向高适问道:“你怎与张宗之同行?”

    “我本客居宋州,张六郎同年王昌龄等入州结识,同行至此。张六郎邀我归都去,可以暂住其家。”

    高适连忙垂首说道。

    “张宗之虽然也是张燕公门下孽孙,但却时名甚壮。你为其所纳,也是你的运气,日后安心附从他门下,要比再打着祖父名头去滋扰故旧更好的多,去罢!”

    高琛听到高适与张岱并没有太过深厚的情谊关系,顿时便也意兴阑珊,旋即摆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