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杜甫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缩影。

    第273章,杜甫的悲剧也是时代的缩影。 (第3/3页)



    “这样的家庭背景短短十几年后,杜甫回到家就要接受他的小儿子活生生饿死的情况。”

    “长安的繁华只属于长安权贵,悲惨属于老百姓。”

    “杜甫回想在长安待着10年时间所看到的一切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盛世早已消失了。”

    杜甫回想青年时期见到的开元盛世,比不上后世但当时的繁华景色历历在目。

    短短十几年的功夫一切都变了。

    一想到离开长安之后所见到一切,只能用一句诗句来表达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叶枫:“杜甫和杨国忠截然不同的人生。”

    “杜甫的悲剧来源于上层的腐败无能,杨国忠的幸运恰好也来源于上层的腐败无能。”

    “李隆基造成了这一切。”

    “李林甫不太嫉妒有才之人,他想要将朝廷改为一言堂,打击自己的敌对势力。”

    “杨国忠就完全不一样,他非常嫉妒有才之人。”

    “本身是一个无能之辈,只能依靠杨家姐妹和哄李隆基高兴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这种人一旦得势了,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打击比他优秀的人,在身边汇聚一群歌颂自己的小人。”

    “政治能力有吗?”

    “可以说完全没有,特别是杨国忠担任的官职是丞相,丞相都变成这副鬼样子了。”

    “底下官员只能和光同尘了。”

    “杨国忠没有成为宰相之前,他和李林甫爆发了持久的党争,党争进一步破坏了内政。”

    “李隆基面对朝廷头破血流的党争任其发展,继续在后宫陪着杨玉环玩耍。”

    “安禄山作为李林甫的党羽与杨国忠交恶,杨国忠成为丞相之后,安禄山意识到自己不妙的处境了。”

    “自己的个人安全可能会受到威胁。”

    “果不其然,杨国忠不停的向李隆基打小报告说安禄山可能会造反。”

    “同时,安禄山掌握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朝廷之上不少人担心安禄山可能会真的造反。”

    “李隆基头疼了,一边是干儿子,一边是自己宠妃的哥哥。”

    “杨国忠会哄人,安禄山一样会哄人。”

    “安禄山哄人的手段更好,能打打胜仗,现如今掌握了十几万的军队镇守边境提防契丹。”

    “李隆基问杨国忠,你说安禄山造反有证据吗?”

    “杨国忠:陛下,只要把安禄山招回长安,看他愿不愿意来长安。”

    说到这里,叶枫对着观众道:“大家可以带入一下,你掌握了十几万的大军,还拥有一大片地盘。”

    “手底下能打的将领也不少。”

    “现在,你知道宰相想要弄死自己,举报自己造反之心,皇帝让你去长安。”

    “你会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