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李隆基,我要跑路了。

    第275章,李隆基,我要跑路了。 (第2/3页)

 “大唐各地还可以挤出粮食供应潼关军队。”

    “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哪一边先犯错。”

    “如此关键的时候,李隆基不听前线将领的建议,反而听一群待在长安的废物文官的建议。”

    “他们懂军事吗?”

    “丞相怎么上位的李隆基难道不清楚吗?也不想想身边的这些官员哪一个有才华。”

    “有才华的官员早就被杨国忠调离长安了。”

    “比如颜真卿,为人正直抨击杨国忠就被一纸调离长安了。”

    “哥舒翰百般劝阻无解后,只能下令出击”

    “安禄山见到大唐主力军队出来了,立刻派出一支送死的部队来诱敌深入。”

    “唐军见安禄山军队如此不堪一击乘胜追击。”

    “燕军疯狂逃跑,唐军疯狂追击,十几万的大军被燕军引诱到一条狭窄的小道上。”

    “如此狭小的道路挤不下十几万唐军,这个时候山上的燕军释放巨石,疯狂射箭。”

    “唐军撤退之时,燕军前后发起了进攻唐军。”

    “唐军大败争先恐后的逃跑,燕军趁机攻破了潼关。”

    “长安的门户被安禄山打开了,安禄山心情又变好了,李隆基心情跌入谷底了。”

    “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万万没想到十几万大军镇守的潼关居然会失守。”

    “他们的努力前功尽弃了。”

    “那一天李隆基没有等到潼关胜利的消息,反而等到了潼关大败的消息。”

    “李隆基挣扎的派出了最后的3000士兵支援潼关却无力辉天力。”

    “叛军马上就要到长安了。”

    “如此危急的情况,要是李隆基能坚守长安,最后殉国名声绝对要比现在好很多。”

    观众:“怎么可能,李隆基又不是傻子,他可是皇帝,皇帝怎么可能陪着长安去死。”

    “该跑还是得跑。”

    “大好的局面被李隆基一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