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也就这点出息了
162也就这点出息了 (第2/3页)
变绝对和乔家的孩子有关。可心里仍然不忿,没想到仅仅一个照面 ,他们居然就被自己一直看不起的人 比了下去,而且还是别人不在场的时候。
堂堂一个王爷什么人没见过,居然会如此关心那几个小孩子。对他们 连问都不问一句, 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齐王一出府,侍卫上前就把前院和后门发生的事禀报一遍。
“如今的世家子也就是这点出息。”齐王脸色淡然,说出的话却丝毫不留情面。
难怪乔家两代人都不热衷和他们走到到一起!
“去,把后门发生的事跟右相说一下,老夫人知道今天的事吗?”
“应该已经知道了, 属下和张虎打过照面, 乔府居然连府医,侍卫长都派来做车夫。”
“看样子 老夫人对今天要发生的事心知肚明。这事无需再问。”
“是。”
.....
乔大郎小朋友们此时正围着 莫大夫问话:“莫爷爷 ,咋样?”
莫大夫放下病人的手腕, 抚了抚下额须,也不故作玄虚。
“这病还是挺严重的,不过也不是不能治。 要是一开始就好好治,也到不了这个程度,都是拖出来的,没舍得用好药。好在咱们来的及时。若是再耽误一两日那就真的回天乏力。”
“那你快开药,不用顾忌。”
乔二郎想都没想的开口。 这孩子能不能治好 ,可关系到他的赚钱大计。
只要能治好, 哪怕花个三五十两,日后他也能依靠这帮子人赚了回来。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
他阿奶曾说了, 只有自己把手下人当家人对待,让别人都有了主人公的心态, 日后人家才会掏心掏肺的回报他。
老百姓真的是很容易满足的一群人。
“行。 我这就去办, 不过这儿也真的不能住了。 太潮湿了, 孩子身上的皮肤都溃烂了, 若是继续住在这 ,哪怕一时治好了, 日后也会反复发作的。”
莫大夫这么一说, 大家才发现这屋子里的温度实在是有些太低了, 一进门就是一股阴凉感,原本大家还没当回事。
等莫大夫 说起这才知道, 长期住这样的地方, 岁数大点不仅皮肤湿疹严重,小风一吹, 浑身骨头更是疼痛难忍。
可渔民好似都习以为常了,觉得这是打鱼人的世代宿命。从来没想过这是居住环境太差儿导致的。要给他们换地方,不是一件小事。乔二郎一时做不得主。
可想起乔欣正在给老湖镇乔家那些长工盖房子,心里又有了成算。
这些人若是真的愿意为乔家办事, 阿奶未必不会不帮他们安家落户。
哥几个显然都想到一块去了。乔大郎直接言道:“先看病,搬家的事, 我们回去跟 长辈们商量一下,才能给出具体的章程。
不过你们放心 只要好好的做事,乔家不会亏待 任何一个员工的。 你们 可以去老湖镇打听打听, 我们乔家是怎么善待下人的。”
“贵人 说那里话, 今儿得贵人援手, 小老儿才捡回来一条命, 我这孙女 才得以续命。草民不敢奢求太多,小公子切莫为难。不管别人如何,日后我王树林的鱼获保证当天给你们送上门。”
从乔大郎几人丝毫不嫌弃的踏入他们这破败的小屋, 王大拄和身后的那帮子年轻人就已经感受到了这几个孩子的不同。 对他们的态度也不自觉的软和下去了。
他始终没在这几个孩子的眼里看到嫌弃, 尤其是乔家的那几个小子中,叫乔大郎 ,这一路不仅安抚着自己的大伯, 而且还主动提出给大丫看病。
剩下的两个孩子唯他马首是瞻, 乔大郎吩咐的事,第一时间就执行下去了。
给大丫抓回来的药材,乔三郎亲自和莫大夫辨别 一番,确认全部无误之后,这才吩咐旁人赶紧煎了下去。
乔二郎不愧是最会哄人的。
瞧见大丫跟大姐同样的岁数,却长着跟三妹一样的个头,心里也不是滋味。吩咐别人买药的时候 ,还特意吩咐带回了几块甜嘴的糕点过来。
“一会先吃药,吃完了就塞一块桂花糕到嘴里就不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