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五十年代军嫂(19)

    第211章 五十年代军嫂(19) (第2/3页)

即,展颜一笑。

    “当然高兴了,这回孩子们回家可容易了。”

    陈端什么都没看出来,还兴奋得不行:“咱家孩子就是优秀、能力强,上大学都是自个儿去的,要不就是大的带小的,真省心。”

    就完就自顾自又笑了笑:“七七,上次你去京城还是壮壮小时候,都没拍什么照片做纪念,这回我们可得好好逛逛。”

    顾七七笑着答应:“要买房子吗?看样子,以后得长住那里,孩子们在那里毕业,大概率也会留在京城定居。”

    陈端笑的更谄媚了:“七七,娶你真是我的福气,漂亮能干,还会教孩子,前世也不知道我敲烂了几百个木鱼才攒下的运气。”

    顾七七温柔一笑:“接着夸,这话听着顺耳。”

    陈端脸皮也厚:“光说有什么用,光顺耳不亏了?得顺心顺意才行。”

    说着,陈端一把抱起顾七七往卧室走去。

    随即卧室里就传来了低低的呻吟声。

    好在家里一直就他们两口子独居。

    既然是工作调动,还是早做打算。

    顾七七雷厉风行的在京都买进了五套四合院,这个时候虽然涨价了,但是没那么离谱,而且房源还不少。

    这个时候还没有大平层的说法。

    正好趁着没有限购政策,顾七七一下子就买了整整五层,然后打通。

    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在京城买了十几个未来旺铺,在上海买了五栋洋房花园和旺铺。

    她不像其他家长,非得东西攥在自己手里才行。

    所有房产直接写儿子名字。

    一方面是让孩子学会理财,另一方面是想让孩子明白家中财力。

    孩子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富足,人生不用走弯路,后背挺得更直。

    等全部收拾好,都过了一年。

    顾七七自己住的四合院最大,反正她又把种菜的爱好捡了起来。

    其实国家一直想寻找当时的捐赠人,可惜线索太少,而且方向跑偏了。

    国家认为捐赠人对雍和宫那么了解,明显就是附近的居民,或是修建雍和宫的工人及家属。

    反正查了许多,也一无所获。

    顾七七也苟得隐秘,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也就装有她模糊不清脚印拓本的档案袋上,多了【绝密】两个字而已。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举国欢腾。

    一九九九年,澳门回归,又是举国欢庆。

    顾七七只会更高兴,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她无时无刻不满心欢喜。

    她现在已经半退休了。

    主要是孙子、孙女太多。

    这时候的人都没有做单身贵族的想法,都早早的成家立业。

    除了陈正,其他孩子找的都是京城本地的大学同学。

    顾七七看过就同意了,这种事她不参与,好赖都是自己选的。

    巧合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