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岁月静好,欣欣向荣

    第353章 岁月静好,欣欣向荣 (第3/3页)

    两人走到学院门口,叶初棠说道:“大嫂,孙楚今晚在天下楼宴客,大哥肯定会去,你一会也来凑个热闹。”

    “好,等下学了我就过去。”

    叶初棠离开学院,去了天下楼。

    孙楚正在房间听着小曲,吃着果盘,好不惬意。

    看到叶初棠进来,他连忙起身,挥退琴师。

    “来的还挺早,忙完了?”

    叶初棠在桌边坐下,扔了颗葡萄进嘴里。

    “忙完了,大棚和水泥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我来找你,是想和你商量再开铺子的事。”

    听到这话,孙楚立马就有精神。

    “你还想开什么铺子?”

    “衣食住行,什么都开,我说过的,我要掌控北辰国的经济命脉。”

    衣,是种麻养蚕,织布开染坊,做成衣。

    食,是种粮食提高产量,建最大粮仓,做各种美食。

    住,是提供建筑材料,开客栈,提升居住体验。

    行,是修路造车,缩短两地之间的时间距离。

    当然,遍布天下的钱庄,也得开一个!

    孙楚被叶初棠说得心情澎湃。

    “你说的就是我想做的,我们一起努力,要不了十年,就能实现。”

    “我也是这么想的,先做计划,再慢慢推进。”

    “行,现阶段,你想开什么铺子?”

    叶初棠在向金枝打听收回的二房铺子时,就已经想好了要做什么生意。

    “先开三个铺子,分别卖药膳,卖药酒,以及卖药茶。”

    这三样东西都能速成,比较好操作。

    而养生一事不论在什么时期,都备受追捧。

    孙楚点头,“行,你提供东西,我来经营,分成比例照旧。”

    “好,你带一下单儿,她打探消息、沟通和应变能力,都是长项。”

    “没问题,生意多了之后,我也需要助理。”

    “那我们先做一下近期计划。”

    两人都懂经商,又十分默契,没用多久就商量好了。

    被邀请来吃饭的人,也陆陆续续抵达。

    来的都是相熟的年轻人,吃吃喝喝,酒醉千杯少。

    纷纷憧憬着将来。

    宋景宁醉眼朦胧地看着叶初棠,想起前不久秦慕云找到他,和他说的事。

    “宋公子,我知道在朝代更迭之际,宋家都会出手参与择明君登位。

    你能来天山郡开书院,还入了官场,应该是宋家选定了祁宴舟,对吧?

    我和师父看到了两颗新的帝星,分别对应在了祁宴舟和叶初棠的身上。

    合作吧,我们一起将他们两人推上那个位置。”

    刚听到这话的时候,他很是纠结。

    因为他知道叶初棠并不想当皇帝,被困于冰冷的皇宫。

    可秦慕云又说:“只有他们夫妻称帝,才能让所有人心悦诚服,而且以他们的能力,只需三五年,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朝臣不敢有异心,到时候选几人出来监国,辅助太子临朝,他们便可逍遥自在。”

    宋景宁因这话而心动,答应了秦慕云。

    “妹妹,对不住了,就算你将来知道真相,会怪为兄,为兄也不后悔。”

    叶初棠察觉到宋景宁的视线,问道:“兄长看我做什么?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

    宋景宁笑着摇了摇头,“现在这样挺好,岁月静好,欣欣向荣。”

    ***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天山郡都忙得不可开交。

    挖河开渠,种树固沙,挖井修路……

    叶初棠和孙楚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传遍了整个北辰国。

    皇帝因陈家军打败邻国,让四十万敌军有来无回,龙心大悦。

    不仅拨了军饷和粮草,还给已故的将士发了抚恤金。

    当然,数量不够,但已经是意外之喜。

    因为旱情在持续,朝廷的赈灾粮压根就不够分。

    不少地方的百姓为了活下去,都开始背井离乡找出路,逃荒的趋势逐渐形成。

    天道不公,朝廷无作为,百姓又开始埋怨皇帝。

    某天,一道旱天雷劈下,落在一棵枣树上。

    焦黑的树干上浮现四个字。

    昏君祸国!

    这事一出,谣言四起。

    百姓开始翻皇帝的旧账,将他之前做的混账事都翻了出来,让他退位的呼声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