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继承者们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87章 继承者们 (第1/3页)汴京骚乱危机解除后,真正的幕后黑手迎来了文训更猛烈的报复。攻克潞州后,文训分兵出击,将整个河东府治下的州县全部收入囊中。
然后,他马不停蹄的再次集合人马挥师北上,在武乡县和孙芝的晋阳军主力相遇,双方在连绵不绝的山林谷底中多次展开激战。
中原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大都是平原地区的人,有些还是江淮水乡的,对环境和气候不是特别适应。再加上包括文训在内的主要将领大多数都对山地作战指挥欠佳,因此在和孙芝的对战中无法取得压倒性优势,局势胶着了起来。
和晋阳军不同,中原军队远道而来,携带的粮草是有时限性的,如果半个月内还不能击败孙芝,进入晋中盆地获得补充,就只能班师回朝了。
因为河东府的地形并不是很平坦,再加上他们深入太行腹地,一两万人的粮草还能勉强补给上,再多就费劲了。
而指挥东路军的李继贤也在最初的高歌猛进之后,迎来了晋阳军猛将安容的顽强阻击。这个名字听起来娘们唧唧的家伙,硬是凭借着山川天险,用一万良莠不齐的人马挡住了五万大军。
顺带一提,这家伙还是大舅哥当年在晋阳军任职时的同袍呢,两人私交不错,上次大舅哥成亲,他还送来过贺礼。
这种公私分明、行事坦荡的人确实招人稀罕,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战争中跟他对上,是真的难缠!
李继贤作为独领一军的高级将领,军事能力和作战经验肯定是深得文训和其他朝臣认可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统领得了东路军将士。
可现在却被安容硬生生的按住,无法再前进一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人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就在北伐陷入僵局的时候,另一个糟糕的消息传来——蜀、唐两国罢兵言和了。
打了这么久,这俩谁也奈何不了谁。
孟玄不可能实现他心中“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构想了,蜀地的国力和经济不支持他和唐国再继续这么耗下去。
李雄想要彻底把这位年轻气盛的君主赶出楚地势力范围也不可能,随着中原越来越稳定,他再不积攒点家底喘口气,怎么抵挡迟早会到来的南征?
于是双方代表在安远县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江陵、郎州、钜州及其西部地区归蜀国,以东地区归唐国,但蜀国在楚地的驻军不得超过三万人,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加造战船。
这样一来,文训就不得不结束北征了。唐国作为当今天下排名前三的大势力,还是要认真应对的,唐皇李雄也确实有几分刘寄奴的影子,不能大意。
于是,在继续尝试了半个月依旧不能得胜、粮草开始紧张后,文训逼迫孙芝去掉皇帝尊号,改称晋阳节度使,并割让潞州以南的一半河东府州县,留给他作为随时入晋的跳板,以此为条件换来了中原撤兵。
然后,稀里糊涂打了好几年仗的大家这才发现一件尴尬的事——
大周还在,皇帝没了。
周朝皇室宗族都在孙芝手里,可现在他打死也不立新帝了,你们谁想拥立新皇帝,就把这群王爷郡公们接到你们的地盘上去,路费我出。
韩珏和文训当然也不想要,他们的地盘都已经趋于稳定,不需要吉祥物了,谁特么会闲着没事给自己找个爹回来供着?
此情此景,和某位喜欢抄家的大帝面临的情景很像,他就是因为决策失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