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寒门如之奈何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11章 寒门如之奈何 (第1/3页)

    窗外,一缕夕阳掠过桃枝,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

    一家人吃着饭。

    饭桌上,陆北顾说起了迁籍贯的事情:“知县大人亲口夸赞,给我写了一张保书,允我迁籍合江县。”

    “必须要迁吗?”裴妍的柳眉微微蹙着。

    大宋制度,户贴①只有丁口,换言之,她和陆语迟都是不入户贴的,而陆言蹊年纪太小尚未成丁,她们家又是没有土地的“客户②”。

    如果要迁籍,恐怕一家都得搬到合江县,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是。”

    这些年独自支撑家计,裴妍早已习惯了凡事往最坏处打算。

    她用筷子轻轻搅动碗里的鱼汤,氤氲热气中声音有些发飘:“县里赁屋可不比镇上,便是最偏的厢房,租就要一年起,怎么也得四、五贯......”

    裴妍放下筷子,手指绞紧了裙角,指节微微发白。

    “上个月绣品卖了1720文,浆洗衣物是408文,摘草药是861文,杂七杂八都扣去,还剩2535文,家里要留一半买米买盐,你去读书吃住也要钱,宗族那边还欠着28贯钱......家里委实没钱了。”

    现在开封底层市井百姓,一个月净收入也就4贯多钱,比去禁军当兵收入倒是略高一些。

    但古蔺镇是偏僻小镇,哪怕有水运加持,经济自然也比不得开封,所以哪怕裴妍一天不歇的劳作,一个月也只能挣到这2.5贯的净收入。

    而米价则是每升70文左右,在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前提下,两个成年人两个小孩,一家人光是正常吃饭每月就得支出将近2000文。

    所以,裴妍说的留一半买米买盐,其实是压缩了除陆北顾以外所有人的口粮。

    陆北顾看着碗里的米饭,视线忽然有些模糊。

    他揉了揉眼睛,认真说道:“嫂嫂勿忧,赁屋的钱我会想办法的。”

    裴妍点点头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已经下了决定。

    无论如何,她都会把去合江县里租赁房屋的这笔钱凑出来的。

    毕竟,什么事情都比不过陆北顾的前程。

    “只是迁籍到合江县,不需得居作一年吗?”她犹豫了下问道。

    大宋制度,居作一年即听附籍,意思就是不管原先户籍是哪的,只要到当地居住工作满一年就能迁籍了。

    陆北顾摇摇头:“我在县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