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第49章 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第3/3页)

夫们不管这些。

    对于士大夫们来讲,皇储是不是仁宗的亲儿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赶紧立一个,免得仁宗哪天要是真的一病不起,又重演陈桥故事。

    而说到陈桥故事......士大夫们也难免不联想到如今那位威名赫赫的大宋战神,已经位列武人之极的狄枢密使。

    “枢密院那位呢?”

    “没有态度,能有什么态度?敢有什么态度?”

    张方平笑了笑:“狄青又不是傻子,他本就身处风口浪尖,大宋都多少年没出过这般煊赫的武人了?这时候要是敢建议立储,那将他一手拔擢到这个位置的官家怎么想?”

    “也是。”

    赵抃点了点头,文彦博、富弼他俩建议立储,不管是秘密还是公开的,那都是老成谋国之谈,官家心里再不乐意也能理解......或者说必须要表现出理解,因为这不是他们两人的个人想法,而是士大夫们的共识。

    退一万步讲,文彦博、富弼都已经是宰执了,就算新官家登基,他们的位置还能有什么变化?大宋江山怎么也落不到他们两个手里。

    所以这时候他俩愿意给些口风,那朝野只会认为,宰执们真就是不带半点私心的忠贞体国。

    但狄青就不一样了,在天下人看来,要是仁宗有个万一,大宋江山,是真的有可能落到他手里。

    毕竟文彦博早就有诛心之论——“如论忠臣,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而对于病榻上的仁宗来讲,身体一开始不好,对深得军心爱戴的狄青,看法就也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从感情上不希望这位爱将离去,另一方面为了大宋江山,他也不能不考虑狄青的潜在威胁。

    “你怎么想?”赵抃问道。

    “我不敢想。”

    张方平自嘲一笑:“怎么,当年张贵妃那件事的苦头,我还没吃够吗?”

    赵抃有些肃然。

    在“假皇子案”之前,庆历八年,开封还发生了一件大案,那就是著名的“庆历宫变案”。

    而张方平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件事,丢掉了三司使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