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内情
第57章 内情 (第3/3页)
计云临别前又催促道:“记得《江左浮生》剩余的稿子啊!还有,想买书的话,去书店报我名字,我跟掌柜的说了,给你打九折!”
两人挥手作别。
走在回县学的路上,陆北顾心里琢磨着,其实买铺子给嫂嫂弄个营生,只是顺带考虑的事情。
真正对他重要的事情,是得赶紧在县试之前把一家人的迁籍给办了。
家里就他一个丁口,而他跟长兄一家,属于是没有分家的状态,因此全家都在一个户贴上,要动就得一起动。
而大宋有明确的迁籍规定,必须当地居作满一年。
——所以陆北顾只能把全家户籍迁到合江县,不可能迁到泸州城!
迁籍这件事情对于陆北顾来说非常重要,他进州学之前就必须得把迁籍的事情弄好......如果他没有拿到合江县的户籍,进了州学还是罗氏羁縻区的户籍身份,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了。
故此,要么租赁房屋,要么买宅地,二选一。
陆北顾更倾向于买个便宜点的宅地把全家的户籍迁过来,前面若是有铺子还可以给嫂嫂弄个营生维持日常开销。
这种想法当然很好,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没钱。
而不管他怎么选,最好是趁着李磐还在合江知县任上,说话还好使,赶紧把迁籍的事情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翌日,东边天际刚泛起蟹壳青色,街巷间已然是零星亮起了灯火。
陆北顾起床洗漱完毕,来到了学舍的院子里晨读。
依旧是《论语》。
陆北顾的晨读是不间断的,哪怕在旅途上也是如此,所以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努力,这本书他已经彻底熟记于心了。
实际上,这还是在前身不具备“过目不忘”能力的基础上做到的。
而很多天才都是自带这项能力的,比如张方平。
张方平少年时便聪敏绝顶,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所以就只能找人借阅史书,厚厚的大部头,十来天就归还了。
人家问他,他说他都读完了,稍微考校果然没吹牛。
而因为他这种过目不忘的能力,读书只看一遍,不读第二遍,当时宋绶等一众大人物认为他是天下奇才,予以提携。
不过没有自带这项能力也不太影响陆北顾备考,他自有一套记忆方法,比过目不忘差一点,但也没差多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