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声呐和温跃层
第30章 声呐和温跃层 (第2/3页)
途径的声线能在一定距离上会聚,形成局部的声音高强度区。通常状况下,这个会聚产生的距离大约是50多公里。
从声呐的角度看,带来的好处是它能探测到距离自身50余公里的环状区域。
当然高强度区之外就是低强度区,也叫声影区,在这些位置声呐就检测不到信号了。
“能有这么大一个探测环的话。”西沃赞叹道,“搜索海怪的难度比我预估的下降太多了!”
苏冥展开海域沙盘,“海怪目前出没的区域直径800公里,最新的出事船只在这里。”他指向其中一处,“我们即将进入海怪活动范围,差不多要释放声呐了。”
“需要协助吗?”紫堇问。
“不用,小黑跟小白帮忙就行。”苏冥回答。
苏冥带着骷髅将声呐投入水中,释放缆绳。声呐探测器的深度到了1000米的时候,他把设备开机。
“这个思路不错!”西沃赞扬道,“把声音探测装置放到远离季节性温跃层的下方,是个消除浅层声影区的好办法!”
温跃层是海水温度和密度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声波会被强烈折射,损失大量能量。温跃层会制造声音探测上的盲区,使用声呐设备必须注意。
“你们对海洋声学研究得很深啊。”更吃惊的其实是苏冥。
“探测海洋,无论如何都会走到声音这条道路上。”西沃叹气道,“我很擅长声音类术法,一直以为自己是这方面走得最远的,没想到前方已经有人拿着标准答案了。”
“不,我只是略知一二,你问我声影区怎么产生的我都说不清。”苏冥没有谦虚,他只是按声呐使用手册照本宣科罢了。
“你对永久性温跃层也有办法了?”西沃问。
苏冥摇摇头,“我的声呐倒是可以放到2000米水深,去到永久温跃层下面,不过那样就探测不到浅水层了。”
西沃思考了一下,“海怪这么大的体型,大概率是深水海底生物。”他指了下海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